企业家论坛(II)——制造企业的困境与解决方案——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展中报道

 

时间:2013年10月17日(上午)

地点:国展W201

主题:企业家论坛(Ⅱ)——制造企业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主持人:我们首先有请Steen Broust Nielsen演讲。

Steen Broust Nielsen:我们看到在2013年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也会延续到今后的若干年。今天一开始我先给大家做一个概览。今年上网的发电容量实际上是下降的,我们认为在今年下半年的时候,可能会有回升。在2013年主要还是下降的一个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季风的问题造成的。

但是我们预期有新的装机将会反弹,我之后会给大家做进一步的解释,为什么我们做出这样的预期。

好消息就是对于中国行业,还有供应商来说,我们认为新的装机容量在2013年会有反弹。如果说我们再往前看一下,我们会看到最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会促进今后的增长,这也反应在很多的行业参与者,他们也都在市场上实现成功的反弹。

像电价的补贴,在12月份的时候,会有一系列的新的措施,能够在省一级的层次上建立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并且进一步加强风电设施的使用率,这些措施都非常重要,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增长。当然仍然存在一些遗留的问题,就是风电市场的改革和结构,也是必须的。

但是尽管我们看到需求在增加,对2013年,对于今后几年来说都是如此。我们预期看到供应的容量也将会没有能够跟上,因此对于价格来说,它是有上升的趋势。

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新的市场,它会有对于海上风电新的需求,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南方一些省份有这样的需求。这两块子市场,它们都代表着对于国内生产商来说有出口的机遇,他们可以实现进一步的盈利。

对于决策者来说,我们如果看一下欧洲、德国、丹麦的经验,最好的一个促进增长和出口,以及持续的研发、创新的基础,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国内市场。

我想这就是我们一些关键的经验。这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经验总结,我们具体看一下数据。中国市场已经实现了快速增长,在过去十年里都是如此,它是从一开始试点开始,当时的装机容量还是非常低。持续了几年。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开始阶段,是由金风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所以说在那个时候,在这个行业当中就已经看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今后5年当中增长都非常慢。不过之后就出现了年度的装机容量指数级的增长,在2012年又出现了逆转,所以中国的风电发展可以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可以和中国相比,占了全球需求的40%,在今后5年,这个趋势还将会持续。这对于全球风电供应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看一下今年,并网容量是下降了,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都是在中国北部和并网有关的。这些问题也在上半年表现特别明显,在下半年可能会有一些恢复。但是我们看到随着项目审批权被下放,这也是由中央政府已经决定了,我们看到了装机容量会回升,在上半年回升28%,这就给予了我们信心。我们觉得中国的风电市场将会从整体上,在2013年装机容量都会有回升。

当然还有些结构性问题,在中国北部这些风电资源非常丰富,也有一系列的风电基地。我们还看到,在2012年仍然会存在并网的问题。最为严重的,我们看到有大电场的省份,比如像内蒙,还有新疆,因此并网仍然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且仍然是决策者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把国家电网还有省级的电网,还有许可等等问题一并解决。

我们也看到,在不同的省份,弃风现象都得到了改善,比如新内蒙还有甘肃,还有东内蒙和辽宁省,我们都看到弃风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使我们又有了希望。因此在这些地区今后还会有进一步的开发,这种结构性的障碍仍然会存在,还会有IPP会进行投资。

我们也看到有一系列的后备项目,如果弃风比例很高的话,不仅仅是从经济上,而且从资源上都是一种对于项目投资的浪费。

我们在这里看到一个很好的迹象,弃风得到了改进,而且我们觉得在这些谈到的省份里面,因为弃风减少了,所以会有更多的项目开发。

从长期来讲,对于并网差距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可能它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对于弃风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最近一些政策是要促进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这些政策已经出台了。它会对2013年,以及今后的年份产生重要影响。审批权也下放了,我们看到需求也是在进一步增加。但是我们要对它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因为它会影响到供应能力。

省一级的政府想通过它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但是同时也会使得中国的供应链走上一条错误的讨论,会出现产能过剩。但是总体来说审批权下放是会起到积极影响的。

还有通过IPP来给供应链和制造商提供电价的一个新的框架,这也是一件好事。IPP的价格链附加值是非常高的,即使现在弃风比较高,但是IPP仍然能从风电当中获得比较好的收益。因为它们集中度比较高,IPP的议价能力比较高,所以使得整个供应链受益。因此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今年9月份,要进一步为风价提供资金市尺,实际上也是一件好事。我们认为之后立法方面的工作,比如制定可再生能源目标,制定2015年的目标,会使得2014年出台一系列的新政策,这将会进一步推动其他市场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立法。

我们觉得从审批来讲,现在有4G瓦容量已经得到了品准,所以现在我们看到,支付以及风电开发,即使在有一些弃风的地区,还有一些项目没有完全上马。所以我们觉得2013年将会是一个拐点,对于风电行业来说,我们是要有这种谨慎的乐观,认为这种趋势将会在2014年进一步好转。

但是经济增长放缓,也会对于电力消耗产生影响。我们看一下全球的情况,中国的增长超过了很多市场的增长比例,中国社会和工业的发展,还有消费主义以及中产阶级的出现,将会进一步拉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另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关注污染和环境,要去碳,要在发电过程当中去碳,这是立法者关心的问题。有一些弃风的问题和并网的问题慢慢的会得到解决。

它会如何影响供应链呢,有什么挑战?对中国供应链来说存在哪些挑战?有一些领先的IPP,他们在之后的风电发展当中,仍然会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前期的开发者和IPP,他们也非常亲睐中国的供应商。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在这里只有几个是来自于西方的风电公司,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一开始西方占主导地位,但是后来慢慢整合,他们的份额就下降了。2012年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是7%,从之前一个比较高的比例有了很大的下降。

另外国际企业在中国也开始从中国向海外进行设备出口做出了贡献。进入现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不仅仅看到国际企业的份额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另外风机价格也比较低,以及中国市场的状况,使得国际企业在这里竞争很难。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制造商也开始增加他们的出口。

在第三阶段,就是2012年,中国企业的出口是占了总产量的4%,而且它在2013年将会进一步增加。

但是我们不应该低估国际公司他们的作用,特别是他们在技术上可以起到基准的作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他们在解决一些产能过剩,特别是组件公司产能过剩的问题,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为我们现在仍然处在这样一个状况当中,就是有严重的产能过剩,在很多的关键组件生产上面都是如此。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在中国的产业当中有很好的整合。

还有一些小型的企业,但是有一些大型的风机生产商,他们在进行生产,有产能过剩,有一些小的他们被迫关门了。但是在叶片生产上还是有产能过剩,像变速箱,轴承,发电机等等方面都有产能过剩的问题。当然这就使得我们很难去在定价方面有很积极的动作。中国市场仍然保持高竞争的状况,对于国内厂商还有国际厂商来说,竞争都将会非常激烈。

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市场的竞争性质,当然我们从一个参数上面可以看出来,就是风机的价格。一个好的情况就是有一些领先的市场参与者,一些公司,他们已经开始把价格稳定化,我们看到还是有进一步稳定的空间,就是风机的价格可以进一步稳定。因为在价值链上面风机的盈利已经比较稳定了。但是这种风机的竞争性招标,仍然会产生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状况,就是风机的价格竞争还是会比较激烈。

因此我们觉得风机的价格在今后几年可能会平稳下来,并不会有说风机价格突然上升这样的状况。因为产能过剩仍然是主要的一个问题。

考虑到我们对于风机价格的展望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很多风机的生产商都有现金流,还有马力的问题,在过去12到24个月里面,他们都有这些问题。因此我们觉得这个组件的价格在最近一个时期,也将会有极度的竞争性。在有一些领域,可能甚至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我们看一下中国增长的领域,有些项目已经通过审批,已经开始开动了。有一些海上风电项目,他们是在省的层次,有16、7个省级的海上风电项目,因此后备项目是非常多的。但是我们觉得中国海上风电可能会实现循序渐进的增长。在今后几年来,在最近我们有信心,会有700兆瓦装机。中国是不是能够实现2015年5G瓦的目标还不清楚,但是我们确实看到海上风电的开发在发展。包括传统的和创新性的海上风电技术都有应用。

我们看到不仅仅有产品的开发,风机的规模在进一步加大。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在增加,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又使得我们中国行业又有新的投资要求。之后我还会再谈到这一点。

此外我们还看到出口在增加,现在中国的公司大部分的出口在这里展示出来的,也包括国际公司在华生产的出口状况,出口在增加,大部分的出口都是在中国生产,然后出口到海外去。但是最终全球化和企业的国际化,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就需要他们在海外进一步增加投资,并且能够建立这种国际品牌,提供相应的服务。

所以在海上风电发展过程当中,出口也将会进一步使得投资的幅度越来越复杂。中国的这些生产商还要能够组装他们的国际竞争对手所生产的一些组件。

我们这是回顾了过去,看到中国市场出现了一个下滑,这是2012年年的情况,在装机容量上出现了下降。如果看一下并网容量,我们预计在2013年会增加,14年还会进一步增加。在并网上今年会下降16%,我们在并网上面还有三个G瓦的口子。如果说风电价格的补贴,还有许可权的下放,审批权的下放,还有在中国的制造商当中,他们如果说能够实现一定的反弹的话,能把这个口子补上。

我们看一下合并后的2011年的装机容量,实际上很多的装机容量是发生在华北。但是我们看一下2012年的情况,以及2013年上半年并网的情况,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势,华东地区、华南地区所做的贡献,对需求的贡献更大一些。今年上半年很多的需求是来自新的省份,这就带来了新的后果。

我们看一下华东、华南的话,他们实际上有着非常庞大的工业基础,有非常大的电力消费。如果是并网的话,他们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因为我们在北方已经碰到了风电并网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市场主体在进一步强调,不断的扩大风机的规模,要不断的开发出适用于低风速地区的风机产品,这会直接会对风机的设计产生影响。

同时也需要引进新的环保解决方案,比如说高风速的这些设计方案怎么样进行调整,来适应低风速地区的需求。同时我们也看到,各个制造商都在继续致力于成本的下降。

如果要总结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有了历史性的发展,在2012年的时候市场有萎缩,无论从生产产品的数量方面,等等都有减少,但是2013年开始有所恢复,从国内市场看,中国的市场非常重要,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他们也需要理解这一点。这样才能够增强中国制造商的出口量,加强他们的国际业务,同时也要加强海上风能的开发。海上风能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投资,同时需要进一步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有新的产品来适应低风速地区的需求。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

我们看一下欧洲的市场,看一下我们吸取的经验教训。看一下丹麦和德国的情况,再比较一下瑞典和荷兰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这四个市场,都是从风电市场发展起来的。但是在瑞典和荷兰,国内市场没有得到长期的成熟发展,而且他们也没有成熟的发展,低风速市场的发展。但是在德国和丹麦他们的市场很稳定,这样就可以创造国际化的长期条件。

如果在中国市场也有健康的发展,而且给中国的制造商带来很好的利润水平,给国际公司带来很好的利润水平,这就可以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未来的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请金风科技的董事长武钢先生。 LM亚太地区副总裁Randall Hoeflein先生。联合动力的总经理张滨泉先生。 GE的中国区总经理Klaus Aaen。 华锐风电的高级副总裁陈党慧先生。维斯塔斯中国区总经理郑宗功先生。明阳风电总裁赵学永先生。歌美飒的Jose Antonio Miranda先生。上海电气的总经理金孝龙先生。博士力士乐的王贵轩先生。

每年我们制造商论坛都会有很好的想法出来,在今年还是如此。在去年我主持这个环节的时候和大家说过,去年应该是风电的一个冬天,是不是低谷我们不是很清楚。

但是过了一年之后,我们觉得我们风电开始回暖了,我们会务组给大家提了若干个问题,有7、8个问题。我归纳一下,从三个大的方面,让我们企业家做一个判断。

我们的风电市场从全球也好,从中国也好,现在正在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在发展?这是一块。

第二块,我们在推动整个风电市场健康成长的这个过程中间,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怎么约束好我们自己。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对国家来说,从政策的角度来说,从风电的产业健康发展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和困难。

风电行业现在已经是很大的规模了,Steen Broust Nielsen先生做了很好的分析。昨天我们很多专家也把国际市场公布了一下。现在看来,我们整个风电在全球来说,占整个发电装机的30%几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也占到了10%几的装机容量。我们风电成了第三大电源,我们提前十年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现在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么一个补充能源,我们现在是很重要的,至少是一个在电力建设,在满足能源安全,在提高电力供应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军。

所以我们对自己也有一个很好的要求。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家在这个方面我们讨论一下,分享一下。首先请武钢介绍一下。我们6届他每届都来了,每次都是第一个发言。

武钢:这次这个论题大家起的是困境和解决的方案。对于中国风电市场的认识,决定了它对市场的感受。所以对金风而言,我们感觉目前的市场如果要是和彩电、冰箱、家用电器其他的市场相比的话,我觉得可能用困境,至少从我们企业的认识来看,可能还没有到这样一个程度。

我们回顾一下当前的形势,首先政府支持的这样一个政策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今年还传来了好消息,就是全网分摊的电价又提高了7离,到了1分5。明显的可以感觉到,大家在呼吁弃风并网的过程中,我们电网建设的步伐加快了。

另外就是从行业管理的角度,行业协会和国家能源局对制造业的约束,透明化,规范化,标准化,应该是越来越强了。

另外一个我们感觉到比较可喜的是,我们的投资商更加的专业,他们不光采购设备,甚至自己建立了自己的检测中心,对所采购的设备进行严格的实验,检测,最后做出一个标准,作为招投标时的一个检测依据。

所以这些环境的改善,对于在中国风电这样一个大的市场环境下,对企业应该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我们现在感觉,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主要还是在于好的政策,能不能够可持续,能不能稳定,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更多的竞争压力,可能还是来自于企业内部。新机型的推出越来越快,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企业内部,你的研发能不能跟得上,包括你的认证,内部的管理,供应链的管理能不能跟得上,人员的管理。不是哪一个板要有很强,而且要均衡发展的综合实力能不能提高,这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Randall Hoeflein: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开始看到春天的一些迹象,但是我们整个行业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而且我们行业也在面临着一些机会,我们的挑战是什么呢,一个就是快速增加的风机的数量,它有不同的规模,或者风机的规模,以及不同的型号,还有行业的工作组,应该不断的努力来实现更好的规范化。通过规范化可以有助于我们降低成本,同时有助于风能发展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行业,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成本效益。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我们的两难处境,大家好像都面临这样的处境。我们原来是一个新兴行业,现在是比较成熟的行业,这样我们就需要衡量一下收益和成本的问题。要计量产品的成本比较容易,但是要衡量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比较难,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验。比如我们的产品可以用多少多少年等等。对于这几年成本的计算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整个生命周期,加上非常有利的维修的保证等等这些方面的成本是多少是很难的。

但是我们必须要强调质量,我们有了质量才有可持续可能。我们在报纸上读到关于风机突然出故障了,不运作了,有很多的问题。随着行业的成熟,我们要不断的深入了解我们产品到底有哪些问题,从哪些方面加以完善。

还有其他的挑战也在面临,一个是不断的需求变化,要求我们不断做好我们的规划还有政策的改变,特别是关于可再生能源一系列的准则或者标准。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内的需求到底有多少,我们咱们恰当的满足需求,我们怎么样满足未来,我们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面对整个行业的波动。

拥有挑战,所以我们就有相关的风险,这里就涉及到地方政府的需求。一个就是相关内容的本土化的问题,这里涉及到我们有可能会增加产能过剩的风险,一个是价格的问题,我们面临着非常严峻的价格的压力,不光光是风机的价格,同时我们还要考虑相关方面的发展,比如华南,他们需要更大直径的产品。因此我们觉得对公司来说,我们需要提高这些产品的价格,这也是有压力的。

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我们在不断的成熟,我们需要起草更多的标准,实现更规范化的发展,我们要更加强调质量,同时还需要把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我们需要有连续的前景的展望,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制。

张滨泉:大家看到今年并网的容量和去年差不多持平,甚至略低一点,但是今年的安装量有很大的提高,这说明明年并网的压力将会很大。

这样的话我们的风电开发商一些项目有可能没有并网,发了电送不出去,拿不到电费。这样的话可能开发商的财务情况应该说要紧张一点。

中国的风电产业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这次风能大会提出来质量作为一个主题,我个人认为这个主题提得非常正确,而且提的时机非常好。

我们作为风电制造产业链,应该时时刻刻把风电开发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的风电制造业,包括联合动力在风电质量上一直是抓得很紧,但是毕竟要看到我们在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联合动力80%是内部客户,最近外部客户比例新订单上涨30%,联合动力自己开发了一些能够真正衡量可靠性,质量和耗电量的指标。同时在这些指标的体系里面,一定要考虑质保期后20到25年业主的运行费用,不能说在质保期内,由于我们设备商的努力,维持一个很好的状态,但是出了质保期他要承担很大的费用。我相信这次大会质量的题目,我们这次以质量为主题的会议,在我们风电发展历史上将会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谢谢。

主持人:GE风电又回到世界第二了,你们有没有新的压力和想法,从一个大的装备制造商,不仅仅是风电,怎么来看待风电这个行业?调处风电的行业来看风电,从大的装备制造的角度来看,所以给Klaus Aaen一个新的挑战性的问题。

Klaus Aaen: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要比世界上任何地区都要快,其他地区是没有办法和中国的速度相比的。

而且中国政府也在进一步促进这样的快速增长,这也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我相信中国将会继续需要风电。

在能源结构当中还是需要风电,这样才能确保能源供应的多样化,绿色的环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GE在中国运营的历史是很长的,我们对于能够参与中国的发展感到非常的自豪。GE是全力致力于促进中国风电行业的长期增长。

当然如果回顾一下风电行业的话,我们都知道,它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而且我们也确实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企业,我们欢迎自由开放的竞争,因为我们都会从中受益,都能变得更好,能够提供更好,效率更高的产品。

产能过剩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这个行业不健康,因为它使得价格非常的部分不切实际,也就是太低了。而且还有一些对于需求方来说,他们对生产商所设定的条件甚至都不太公平。所以我们非常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实现长期的发展,给制造商有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开发出一个新的产品,能够利用这个空间。

比如说在弃风这个问题上,弃风现在仍然存在,有很多风电厂现在是在华中、华南建立起来,这些风电厂的所有者必须适应市场状况,并且把他们开发的工作,要相继的转移到其他地区。像GE这个公司,对于这一挑战做出了反应,我们推出了低速风机,这是针对中国市场专门推出的。

但是在这个行业当中的企业的数量,不应该由政府来决定,应该由市场来决定。

我最后要说的一点,在近年来,在中国,对于风电开发者他的采购标准,就是每千瓦最低价,这是他的采购标准。我们看到有一些新的趋势现在出现了,还有每度成本,以及长期的能源成本等等,都在采购决定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你把这些作为能源生产的安全性和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在采购当中充分考虑的话,这将有利于价格能够保持稳定的状况。

另外在中国我们看一下,风电每度的发电当中,如果看一下风电的装机容量,这实际上是非常关键的。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 1999-2013 北极星电力网(Bjx.Com.Cn)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 京ICP备0900330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2752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