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改革尘埃落定 市场建设将掀狂澜

2003-01-14 09:47关键词: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权威人士透露,随着电力改革的实施,今年全国将计划拍卖8家电厂,用以加强电网建设。同时,电价改革方案计划将于年内出台,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依然要艰难面对夏季的用电高峰。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等涉及总资产超过1.8万亿元的11家单位在人民大会堂揭牌,电力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下一步的悬念将围绕“裁判员”电监会职能的确定以及电价改革的去向而展开新一轮的电力建设大潮。

  改革方案“瓜熟蒂落”

  2002年4月11日,国家计委宣布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方案除明确分拆国电思路外,更明确了此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改革后的电价体系将划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

  方案同时明确提出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按照国家授权履行电力监管职责,包括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整电价建议,颁发和管理电力业务许可证等。这一被业内称为“5号文件”的方案成为2002年度最重要的电改纲领性文件。

  但此后的改革工作进展并不大。作为国民经济最基础的行业之一,电力比邮电、民航、铁路等其他垄断行业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尤其是电价改革与大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改组的复杂程度也更高,工作十分复杂。

  直到2002年10月15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第四次会议在国家计委“突然”召开。这是一次内部会议,在会上,有关单位更加明确了国电的分拆方案,中组部等公布了从电监会到5大电力集团公司和2大电网公司的几乎所有涉及此次电改核心部门的最高领导人名单。电力改革力排万难至此进入实施阶段。12月29日11家相关单位挂牌,电改实施走完实质性的第一步。

  建设狂澜掀开序幕

  在电力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1年,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这几年来新增装机容量相对趋缓。

  统计显示,2002年全国完成发电量16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社会用电量为16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其中居民用电增长7.7%。随着跨区联网工程进度加快,主网工程投资比例上升,电力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2002年全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0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7.4%。

  有关的市场预测表明,未来20年,中国要保持7%的经济增长,每年需要2500万千瓦左右的新增装机容量,而目前中国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只有1200万千瓦,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用电形势仍将是供不应求的局面。首都经贸大学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教授也表示:“今年电力市场由于装机容量和煤炭供应等原因可能形势会更加严峻,可能会导致电价的上涨。”有关专家表示:“这意味着电力市场的一个重要建设内容就是按新的市场规则保证新增装机容量的稳步上升。”

  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在境内外已拥有40多家上市公司。这使电力集团公司从国有独资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桥梁。

  另外,伴随电改实施的大戏开锣,国内银行业等也开始携巨资投向电力行业。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大手笔地向电力公司开出数百亿元授信额度。有消息称,包括中金公司、瑞银华宝以及高盛、美林等美资银行,已开始竞逐即将成立的国家电网公司的海外上市保荐人资格。有观点认为,电改的实施犹如一场盛宴,无疑会激起外资蓄势待发的热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