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煤两大行业在煤价问题上的矛盾还要持续多久?

2003-07-03 00:00关键词:煤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企业很想提价,甚至不惜借国家发改委来造势。5月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就宣称,他们正在制定电价上调的方案,以帮助发电企业消化因电、煤价格上调所增加的成本。但国家发改委很快否认了这一说法。而电价如果上涨,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这个新闻的背后,是电、煤两大行业在煤价问题上的矛盾,以致许多电厂严重缺煤。 
近日,湖南省华润电力鲤鱼江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过反复协商后,终于与资兴矿务局达成了2003年度的电煤合同。 
价格始终是个大问题 
2002年12月,煤炭系统在长沙市召开的全国煤炭订货会上提出,发电用煤要在上一年每吨已经涨价8元的基础上平均再上涨5元。而电力系统则认为,电煤每吨综合价已经达到159元,再上涨5元,电力系统没有能力消化。结果,双方只签订了原计划60%的用煤合同。 
不仅如此,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煤炭订货会上,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再次主持召开煤炭订货会,由于电力部门抛出了强硬的"三不"原则:即不谈价、不变交货方式、不修改合同条款,致使煤炭与电力两部门的谈判再度陷入僵局,会议期间仍然没能签订一份订货合同,而山西省的煤炭行业代表甚至在谈判中掀翻了桌子。 
即便是新近成立的五大发电集团的老总联名向原国家计委上书,也无法消除中国煤炭行业在煤价改革中的涨价冲动。 
今年3月5日,湖南省经贸委就会同湖南省物价局、省煤炭工业局、省电力公司进行过协商,并共同就2003年度全省电煤价格给出了一个协调意见:原则上建议在2002年底的基础上每吨上调5元。 
就目前情况来讲,这个协调意见并不具备强制能力。据湖南省经贸委经济运行处副处长欧阳维介绍,到目前为止,湖南省8家电厂只有鲤鱼江一家签订了电煤合同。 
电、煤之争凸现影响 
"估计今年湖南省内的耗煤总量是5000万吨,也就是说,煤价上涨将导致全省增加开支2.5亿元。"欧阳维介绍。 
目前,湖南省的金竹山、石门、涞阳、湘潭、郴州、华润鲤鱼江、华能、益阳等8家大型火力发电厂已经在电煤价格一路上扬的情况下受不了了。 
湖南省全年的电煤消耗在1000万吨左右,如果按每吨成本上涨5元计算,总成本将增加5000万元,何况湖南省的电、煤还不完全是本地煤,而现在,湖南省有些企业从山西省运进的煤,价格每吨已经上涨了10元。这样,成本的增加就越来越明显了。 
不仅如此,在钢材行业,炼钢用的焦炭价格已经由去年的每吨五六百元涨到了每吨900元,涨价空间要比煤炭大得多。 
一些无法承受电煤价格大幅上涨之痛的发电企业,干脆采取了少买电煤或者不买的手段,以此来制裁煤炭行业。而电力企业手中的王牌是,电力行业是煤炭行业最大的客户,电煤消费量占煤炭总消费量的60%以上。 
"长沙市的工业结构以加工工业为主,因此煤炭价格上涨对目前长沙市的影响还不大,但如果价格持续上扬,并影响到用电价格,影响就不容忽视了。"长沙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赵跃驷对电煤涨价的后续影响表示出极大担忧。 
专家建议降低成本 
据悉,一般企业的电力成本占总成本的10%至20%,而用电量大的企业电力成本将占到总成本的60%。对此,长沙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赵跃驷提了几点意见。 
最根本的方法是在企业中推广节能型生产设备,花钱把老电机改成节能型的或者在购置设备时就选用节能设备,这样一次投入固然比较大,但能一劳永逸。还有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利用电力部门的峰谷电价安排生产,从而节约成本。因为用电有高峰低谷,电力部门为平衡用电量实行了峰谷电价,低谷时段用电电价比高峰时段可以优惠近50%。 
据电力部门的介绍,现在长沙市用电情况上午是高峰期,下午稍微好一点,晚6点到晚8点又是高峰期,之后直到早晨7点是全天用电量最低的时段。尽管晚上组织生产稍有不便,但为节约成本起见,赵跃驷建议企业在组织生产时多利用低谷时段。 
煤炭产需大户之间这样打拉锯战,终究不是办法。湖南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张八旬分析说,湖南省现在的煤炭产出是一个典型的"平衡市场"。近年来湖南省内国有大矿投入严重不足,所以湖南省的煤炭总产量不会增长,只会减少,如果再有点风吹草动,如关井压产、铁路运能吃紧,用煤大户马上就会叫苦连天。 
显然,调煤保电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在计划经济年代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不可反复使用。去年底、今年初的这次调煤保电,湖南省煤矿除损失了巨额经济利益外,更因为停供外省用户的煤炭而丢失了一大片市场。由于煤、电及其他用户之间的价格大战不断,煤矿职工对调煤保电也已经是早有微词:电厂没煤了政府保,煤炭卖不出去谁来保? 
谁来破解煤电"顶牛"难题? 
如果把电力比作国民经济运行的"血液",发电用煤(以下简称电煤)则是电力的"血液"。谁能想到,今年以来,电力"血液"的供应,居然是靠一项临时性措施维持,大宗电煤交易却一直没有正式的合同。 
去年底以来,煤炭和电力两大行业围绕2003年的电煤价格发生纠纷,直至今日仍未达成协议。好在双方顾全大局,继续执行去年的合同作为临时应对措施。近日从煤电双方了解到,市场机制不健全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打破垄断和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煤炭和电力这两大能源行业本应是一个和谐的产业链条。电力是煤炭巨大而稳定的市场,煤炭是电力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如今他们却因为缺乏利益联动机制而为电煤价格问题僵持不下,无法达到双赢。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邓建玲介绍说,前些年煤炭供大于求,市场上的煤价比国家电煤指导价每吨低20元至30元,他们一直严格执行国家计划,高价从煤炭企业采购电煤。现在,电煤价格放开了,煤炭企业想借市场价上扬之机提高电煤价格,他们无法接受。他说,我国煤炭企业人员臃肿,不能一味通过涨价消化成本。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负责人认为,从1997年以来,电煤价格一路下滑,而电价却在不断上涨。从去年开始,煤炭走出供大于求的困境,产需基本平衡,市场价出现恢复性上升。应当结合市场供求关系,把今年的电煤价格每吨适度上调5元至10元。 
煤炭和电力两大行业缺乏利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