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监会:建功的渴望

2003-07-24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也许是遭受过太多球场上“黑哨”肆无忌惮地戏弄,国人因而有理由质疑一切充当裁判的角色,证监会、银监会、电监会……这些“监”字辈的机构还没有行使监管职能时,就被人们严密地“监视”着。

  3月的北京寒意正浓,就在媒体稍稍从“癸未新政”的报道中透过一点气儿时,3月25 日,电监会像出道不久的明星一样,戴着墨镜悄然出场。没有盛大的记者招待会,没有开张 
的锣鼓声,这种低调的出场仪式,留给媒体的“爆料”甚少,但是,现在回过头看,墨镜的后面分明深藏着电监会渴望建功立业焦急的眼神。

  “三定”方案仿佛一粒定心丸,使关心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人们从焦虑中解脱出来。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电力改革将就此终结,实际上,当电力改革的职责落在了电监会肩上的一刹那,所有目光都聚到了电监会的身上,疑问的、期待的、希冀的、不信任的等等,万箭齐发,不容避让。

  而刚刚成立的电监会千头万绪,要重整河山,何其难也!

  3月底,电监会下发电价检查通知,要求48家主要电力企业进行自查自纠。有人认为,电监会首次拿电价试刀,多少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劲儿,因为中国目前的电价极为混乱,一省一价,一厂一价,一机一价十分常见,构成也相当复杂,细分起来,多达几百个分项,问题肯定不少,电监会从电价检查入手,成效会立竿见影。但是,如果处置不当就会身陷其中,难以自拔。多少年来,谁敢动“电价”这尊神?

  果然,自查结束后,问题凸现,主要有上网电价水平及批准基数电量执行不到位,市场运作不规范;优惠电价的制定与执行都存在违规和与电力供求逆向调节的问题;收费行为不规范,发电企业承担了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而电监会并未从此罢手,从6月25日开始,电监会决定用7至10天时间、分四组赴各地开展实地检查。电监会有关负责人称,电监会将按照统一部署,逐步建立规范、透明的电价监管制度,维护电力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确保电价改革的顺利实施。

  实际上,电价检查并非是电监会的“急功近利”之举,相反,它显示了电监会的务实态度,因为电价改革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只有削平它,才能轻松上路。

  更引人关注的是,6月份电监会相继启动两个区域电力市场的试点工作,即华东电力区域市场和东北电力区域市场试点。这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试点的建立,更为直接地推动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向前迈进。

  如果换个角度看,可以将之读成:电监会是在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平台,电监会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在电力市场,如果中国的电力市场迟迟不能形成,那么,就会有人怀疑电监会存在的必要。

  其实,就在这两个区域市场试点启动之后,仍有业内人士认为,电监会操刀过急,“试点首选华东这个非常缺电的地区,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言下之义是指养“肥”了市场再下刀不迟,因为按照国外成熟的经验,只有电力有了20%的富余后,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电力市场。

  不过,据消息灵通的人士称,电监会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原先的区域市场试点的“路线图”是东北在先,华东在后,因为在几大电网中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只有东北的电力相对富裕,因而,建立电力市场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在电力市场建设的理念上,电监会与东北电网方面并未达成共识,所以,电监会只得临阵换将,将华东推上前台,毕竟,引领着中国时尚和经济风潮的“海派”更加熟悉市场的游戏规则。

  尽管目前的区域电力市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但是,通过市场方式,调整电力供求关系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电监会在表述两个区域电力市场时,一直把重音放在了 “试点”两个字上,其谨慎态度昭然若揭。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电监会就象一辆性能卓越的跑车,提速上路,充分显现了电监会对尽快建功立业的深深渴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