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环渤海地区如何形成半导体产业区域优势

2003-10-30 00:00关键词:半导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日前举办的北京国际微电子论坛上,环渤海区域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这一论题,吸引了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等主管领导的关注。

  产业基础良好

  在环渤海区域,有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行政区域,其中北京、天津的信息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这两个城市的微电子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据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冯海副局长介绍,从2001年开始建设的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形成了IC设计、制造、设备、材料、封装、测试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环节,其中设计企业数量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一批设计成果涌现出来,星光、龙芯、爱国者、方舟等高端芯片相继问世。投资5亿元的设计园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形成了以CPU、IC卡、HDTV、3G、DV、网络安全6大产品设计方向。

  河北信息产业厅厅长陈国鹰在演讲中指出,河北具有人力和土地优势,可以利用北京和天津的各项优势。已经形成了单晶硅、半导体制冷器件、外延片和砷化镓等良好的基础材料产业基础。河北的半导体产业定位在为北京、天津的互补发展,承接上述地区的转移项目。

  天津、辽宁和山东的信息产业规模在国内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环渤海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原天津市副市长叶迪生则认为,环渤海区域要用IT产业的发展来带动IC产业的发展。北京、天津、山东和辽宁在PC、手机和家电等领域,具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完全可以为半导体产业提供市场支撑。

  值得重视的问题

  对于环渤海地区能否形成半导体的联动发展,与会专家在肯定可能性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巨文忠认为,根据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来看,由于在环渤海地区是北京与天津的二元经济结构,缺乏核心城市这一特征,因此没有形成该区域的“龙头效应”。巨文忠建议,建立相应的区域协调机构,改变目前以经济增长和生产性税收为标准的政绩评价方式,促进产业的合理流动,同时调整政策,大量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微电子领域。

  行政壁垒问题是代表谈及最多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室主任石培华认为,行政壁垒是阻碍环渤海微电子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石培华建议,可以分别发展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三个小区域的微电子产业,共同形成环渤海地区的微电子产业。加强城市间的互动,以城市间的双边合作推动多边合作。

  天津原副市长叶迪生则认为,政府部门在做好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市场经济建设,让资本自发地流向环渤海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持久的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半导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