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电力各方博弈 供求失衡:中国电价走向何方?

2004-03-29 00:00关键词:中国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长期以来,我国电的终端售价一直主要是根据用户承受能力采取分用户类别定价,其中对商业用户的售价为0.70元,非居民照明为0.60元,非普工业为0.45元,居民、大工业用电为0.40元,农业为0.33元,贫困县农排为0.16元。另外,由于实行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两端定价的机制,既没有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联动机制,也没有按照购电成本和用户对系统的实际耗费进行价格核算,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对不同分类用户的售电电价是很不合理的,也不能对市场供需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难测电价合理性 

       目前的平均电力价格水平如果以汇率为基础进行比较,与主要工业国家和周边地区国家相比,中国的电价水平明显低于多数发达国家 

       一位发改委能源所的专家在被问及电价的合理水平时总是这样回答:“我的结论就是没有结论。电力企业的成本是跟着电价走的,电价涨多少,成本就涨多少。什么时候把电力企业的成本搞清楚了,合理的电价就清楚了。” 

       由于我国电价形成机制一直是由政府定价,价格既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调整,也不是完全反映了电力产品的准确成本,所以我国电价究竟合理与否很难判断。 

       对于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如按机组类型区分,核电机组的上网电价为0.40元/千瓦时,火电机组为0.30元,水电机组最低为0.25元。因为过去各电厂的上网电价是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定价,机组类型上网电价不同,基本反映了不同类型机组的投资成本和经营费用。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3年我国平均终端售电电价为0.43元/千瓦时,发电企业平均上网电价为0.31元/千瓦时。 

       国电集团一位专家分析,目前的平均电力价格水平如果以汇率为基础进行比较,与主要工业国家和周边地区国家相比,中国的电价水平明显低于多数发达国家,低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但高于印度;按照投资回报率比较,我国总体电价基本处于合理水平,在不影响国力竞争的情况下,应该说还有一些上升空间。 

       发改委能源所一位研究员对以上的结论提出怀疑,他认为,汇率只是代表国际贸易间的一个比率,而不涉及国际贸易的电力商品是否可以用汇率去衡量值得商榷;另外,如果以投资回报率作比较,虽然目前我国电价水平也低于多数发达国家,但由于我国电力企业成本较高,实现市场化经营后,电力行业的经营成本必定下降,投资回报率也将随之上升。 

       压力下的各方博弈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发改委对于电价的调整方案更是小心翼翼。更重要的是,发改委还需要考虑电力价格上调是否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3月初市场出现电力价格将上调2分钱的传言之后,发改委的官员即对媒体表示不能证实此消息。随后一份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执笔的《中国电价和电力发展研究》报告再次引发了电力市场的骚动。 

       这份报告指出,目前输配电价缺口约为每度电4分钱,建议近期可以将输配电价在现有基础上每千瓦时再提高2分钱,然后再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调升输配电价,填补输配电价缺口(即共提高4分钱每千瓦时),使输配电投资回报率逐步达到6%左右。报告以国电公司为例计算,若维持当前的电价结构和水平,国网公司的财务状况将不断恶化,资产回报率将由2002年的0.4%下降到2010年的-1.7%,并将在2005年出现全面亏损。 

       报告认为,电网建设滞后加剧了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而输配电电价占终端销售电价的比例过低造成了电网投资回报率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也是电网投资存在巨大资金缺口的原因。 

       报告显示,从资产回报率来看,我国的电网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国内工业投资和独立发电公司回报率,也远低于电网投资回报率的国际水平。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其资产回报率和销售利润率分别为0.4%和0.6%,远远低于独立发电公司的7.1%和18.9%,也低于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2001年分别为3.5%和5.1%)。 

       这份呼吁为电网公司提高4分钱电价的报告并未得到来自发电企业特别是火力发电厂的理解。 

       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说,去年因电煤价格大幅上升,而缺煤停产达到2000万千瓦小时。发改委虽然在2004年1月批准了发电企业每度电价提高7厘钱的方案,用于补贴电煤的上涨,但却远不能抵消对于电力设备价格上涨带来的建设成本增加,以及煤炭运输价格的上涨和新的排污收费提高对火电运行成本的增加。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发改委对于电价的调整方案更是小心翼翼。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今年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已明确表示:“今后(电价)会不会涨,今天我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但是如果涉及到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改变,肯定会举行消费者听证会。在价格方案中会考虑弱势群体的承受能力。” 

       更重要的是,发改委还需要考虑电力价格上调是否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毕竟电价的大幅上调不利于缓解中国经济日益紧迫的通胀压力。 

       但负责《中国电价和电力发展研究》课题组的一位人士指出,无论从宏观经济运行,还是从行业发展来看,电价水平还有一定的调升空间;适当调整电价水平及其结构,不仅不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显著上涨,而且还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经过复杂的公式测算,《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能够承受电价水平的合理上涨;多数产业部门可以承受电价水平上涨0.04元/千瓦时;城市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增长幅度控制在0.04元~0.05元之间,农村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增长幅度控制在0.02元~0.04元之间是可以承受的。 

       按照2000年投入产出表,《报告》模拟计算了电价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和最终产品使用价格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当电价分别上涨3%、5%、6%、10%和15%时(大致相当于终端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分别上涨0.012元、0.02元、0.024元、0.04元和0.06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0%,0.33%,0.66%,1%;同时最终产品价格上涨0.25%,0.49%,0.82%。电价的合理上升不会导致物价水平大幅上涨。 

       电价改革推迟进度 

       “显然解决电力供求关系紧张成为目前行业最主要的矛盾。”一位电力体制改革小组的专家指出,“目前的情况是推进改革的主体没有了,各个部门似乎都成了被改革的对象。” 

       电价是否上调?如何调?往往涉及到电厂、电网、消费方各方利益以及国家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问题,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话题。  

      

 

>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