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煤紧缺库存下降 传发改委拟调电价每度加0.3分

2004-04-22 00:00关键词:发改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内地传闻国家发改委将于短期内进一步调升上网电价每度电加0.3分(人民币,下同)(含税),以反映近期煤价持续上涨对电厂的影响;而电网的零售电价(除居民、农业和化肥生产用电外)则会在原基础上每度电调升1.4分(含税)。  

    煤炭存货剧降  

  有消息指,煤价急升加上运输瓶颈迟迟未获改善,已经使得不少电厂今年以来的煤炭存货已降至10天以下水平,若煤炭供应进一步恶化,电厂随时有被迫停产的可能。  

  北京大唐发言人接受查询时指出,公司目前的煤炭库存约7至10日,华电则表示,公司煤炭库存较正常水平稍微紧张,但强调电力生产运作正常,华能、北京大唐、华电国际和华润电力(0836-HK)今年初已先后与煤商签订电煤供应合同,占有关公司全年用量的约65%、80%、50%和逾80%比重。  

  而高盛报告指出,煤炭短缺将影响电厂的使用率和盈利,华能和北京大唐的电厂倘停产一天,将对他们的盈利带来约0.6%影响;华电的影响则为0.8%。  

    电煤紧缺缘于价格之争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煤炭行业总体形势是产量增,运量增,电煤紧缺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之争。  

  电煤实行的是计划调拨式的供应方式,每年初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煤炭、铁路和电力等系统专门举行一个煤炭订货会,在会上签订一年的电煤购销合同,然后按部就班地实施。但煤炭企业的价格上涨要求与电力企业设定的“底线”相差甚远。为了保证电力生产,电煤价格要相对稳定,煤炭市场价格达到每吨190-200元的高位,但电煤价格仍然维持在每吨160-170元左右。  

  2003年初的煤炭订货会,煤炭行业就要求涨价,但电力不答应,双方不欢而散,结果当时高达近9000万吨的煤炭供应合同没有签订,占了原计划通过煤交会上签订的供煤合同的60%,以至于部分发电厂的煤炭库存频频告急。2003年12月21日,发改委就以“内部明电”的形式紧急向各省价格主管部门发出“发改电(2003)124号”文件,指2004年开始对全国的燃煤机组的上网电价进行调整,一律每度上调0.7分。  

  分析认为,124号文件没有达到煤炭企业期望:煤炭企业提出涨价10%,即每吨煤加价15元-20元,发改委的建议是12元。而电力企业也不满意,据电力企业估计,仅煤价和运费的上涨就占去了这0.7分的利润空间,还有其他六七项影响电价上升的因素要考虑。业内人士指,要解决电煤紧缺的问题,势必提高电煤价格,而提高电煤价格的前提是提高上网电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改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