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七大措施破解中国环境难题

2004-06-04 00:00关键词:中国环保环保总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6月5日是第33个世界环境日。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就中国环境主要问题和中国环境对策等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他表示,由于长期沿袭粗放型发展模式,加之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欠账多,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均衡发展。 
 
  解振华说,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2003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超过环境容量的62%,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1%;全国江河湖海普遍遭受污染,城市空气仍处于较重污染水平,监测的340个城市中有27%属于严重污染。

  ——污染结构发生变化。工业污染所占比重下降,生活污染比重在上升。2003年,全国生活污水超过工业废水,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3%。农村面源污染呈加重趋势,一些大城市出现了煤烟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也日显突出。此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也面临多方挑战,噪声污染更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遭受破坏,一些地区滥捕、滥猎、滥采屡禁不止,许多很有价值的宝贵遗传资源流失,外来物种入侵加剧。土地和森林退化,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滩涂消失,天然湿地干涸,生态失衡十分突出。

  解振华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我国是海洋大国,但全国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仍然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海洋赤潮时有发生。今年5月,舟山附近海域发生一起特大赤潮灾害,造成很大的损失。

  解振华说,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环境的均衡发展。针对我国的环境形势,当前环保部门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第一,促进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借鉴国际经验,深化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规划、标准中,努力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科学发展制度,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

  第二,严格环境监管,依法行政,促进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新上项目污染排放不能超出当地环境容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实行清洁生产,治理老污染源,削减排污量;积极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逐步实行持证排污,建立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公布制度和企业环境行为公开制度。努力实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抓住重点,集中力量治理“三河”“三湖”等重点地区、城市环境问题。要加强入海江河流域氮、磷排放总量的控制,防止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认真落实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实现国家“十五”环境保护计划目标。

  第四,坚持污染者负担原则,积极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筹资、企业化治理、市场化运营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机制。要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特别是首先限期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确保保本微利,保证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营。

  第五,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管。在依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问题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信息的透明度,为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要建立完善鼓励公众在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制定和开发建设项目评估过程中的听证制度,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第六,整合、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科技能力,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难点、热点问题,力争用少的投入解决更多的环境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七,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