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前景喜忧参半 全球芯片业在黑暗中摸爬滚打

2004-08-11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周,当投资者要求台湾平板屏幕制造商——奇美光电子集团的副总裁许君华(音译)对科技业前景作出清晰的预测时,他用高深莫测的语言作搪塞,好像在背诵圣经:“人人都在黑暗中摸爬滚打,还没看见曙光。”   

     几乎所有台湾地区科技公司发布的第二季销售业绩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昨天,全球最大两家合同芯片制造商台积电(TSMC)和联华电子(UMC)公布的7月份销售业绩也刷新了历史纪录。但是,有些制造商对下半年的前景喜忧参半,对存货的增加和定价能力的削弱表示担忧。股票市场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自2004年伊始,由于对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科技股持续下滑。然而,分析师说法不一。美林证券上周认为,科技周期已达顶峰,故将半导体业股票的等级大大降低。里昂证券亚太市场则较为乐观,他们认为,周期期中回落还为时尚早。对于2005年全球芯片业收益的预测也迥然不同:里昂证券预计会有10%的增长,而总部位于亚利桑那州的IC Insights预测收益将紧缩3%。  如果更仔细地分析芯片业一定不难发现,这种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一个行业低潮期所存在的风险,而是在于这个行业实际上正日趋成熟。大多数管理高层和分析家一致认为,与过去的发展周期相比,芯片需求并不会一落千丈,而是逐步进入一个更为稳健的发展模式。  

     “芯片市场已远远脱离了该行业的基本要素,” 野村证券(Nomura)驻台北的半导体业分析师Rick Hsu表示。他补充说,2000年,繁荣的芯片市场阴云突现,投资者因而极度担心历史将会重演。尽管全球最大几家芯片集团的存货天数从去年第四季的71天左右增加到今年第二季的77天,但远远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每个公司的存货情况也因产品部门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DVD播放机芯片和个人计算机芯片组的存货很多,但一些电信应用软件的芯片供给不足。此外,在某些产品部门中,竞争者存货积聚的程度似乎也不尽相同。里昂证券亚太市场技术研究部负责人郑铭基(音译)说:“对美国竞争对手减低新设备价格,一些亚洲集成电路设计者感到惊讶”。供方的情况也与4年前完全不同。尽管2000年芯片商的生产能力增长了40%,但今年的增幅将仅略高于20%,2005年将进一步增长27到28%。郑先生预计,要等到明年,生产能力利用率才会下降。而且他表示,即使到那时,利用率将逐渐回落到85%左右,而不会像上个周期那样,骤降至50%以下。这种乐观设想的关键在于需求,而这也是投资者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里昂证券称,明年芯片业要收缩业务,前提是需求必须至少降低30%。然而,尽管过去半导体的销量无可避免地与某一产品(即个人电脑)联系在一起,但现在已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具备类似的影响力。 

    新的芯片业市场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例如个人笔记本电脑,无线应用软件和平板显示器等,但它们的绝对规模相对较小。一些分析人士相信,新的需求模式可能会使芯片业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最近,美林证券的全球半导体产业分析师约瑟夫奥沙撰文指出,随着半导体使用的日益广泛,寻找下一个“杀手软件”(“killer application”)将变得更加徒劳无益。与此同时,芯片制造业的技术发展也将对该行业的稳定有所帮助。郑先生认为,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半导体的制造时间增加,其发展周期将变得更长,也更不容易受到市场突变的影响。更多的合约芯片制造商的涌现,特别是在中国,可能也会在芯片供不应求时对生产能力起缓冲作用,确保资深芯片制造商的发展周期更加稳定。这些更大的结构变化是否能增强芯片业的可见度尚不得知。包括奇美许先生在内的管理高层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时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