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财经》:煤电联动方案遭质疑 破坏电改

2004-11-16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行火电上网价格与煤价联动,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煤电“顶牛”困局,但被批评为破坏市场公平和正在进行中的电力改革。 

  一直饱尝煤炭成本价格困扰的火力发电厂,终于迎来了一个令他们欣喜的消息。 

  
  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传来的最新消息称:由价格司上报的《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获国务院原则批准;其具体实施办法也将在2005年全国煤炭订货会前出台。 

  知情人士透露,《意见》将发电厂输往电网的上网电价与煤炭成本价格挂钩,用以应对电力需求增长及煤炭价格不断上涨。这份文件明确给出了上网电价与煤炭价格联动、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的条件、幅度、范围以及计算方法,同时要求发电企业也要承受约三分之一的煤炭涨价成本。《意见》出台后,发改委价格部门将不定期召开煤炭市场价格听证会,对煤炭价格进行评估;在确认煤价上涨后,将适当调高相关电厂的指导电价。 

  业内的初步反应是,这一政策或许有助于改善国内火力发电厂的利润率,缓解近年来煤电“顶牛”的困局;但对于市场公平和正在进行的以竞价上网为核心的电力改革,将造成破坏。 

  这一方案酝酿数月之久。今夏国内电煤严重紧缺、煤炭价格暴涨之时,发改委开始着手酝酿此事。9月5日,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悉尼举行的第19届世界能源会议上曾表示,中国可能在今年底以前采用新的煤电定价机制。 

  煤电“顶牛” 

  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的出台,源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煤电“顶牛”和电力紧缺。 

  中国早在1992年已试点放开煤炭市场价格,2002年宣布完全放开,但发电用煤(电煤)的价格和供应仍然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通过国家发改委主持的电煤订货会签订合同。2003年以来,煤价迅速上涨使这一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煤炭是火力发电厂最大的一项成本支出,约占其运营成本的50%以上。今年国内煤炭价格已暴涨逾50%,电煤价格与煤炭的市场价差从最初的10元扩大到100多元。而由于电价仍由政府确定,迅速上涨的煤价令火电厂燃料成本激增,一些电厂因成本上升而拒绝发电,加剧了本已严重的电力紧张。今年上半年已有24个省出现拉闸限电。 

  电力需求激增,运输瓶颈也造成煤炭供应受阻。发改委今年1月、6月两次以行业会议形式进行类似于听证会的煤炭价格统计汇报,并上调了基本电价,以补偿火电厂开支的增加。 

  然而,两次调价的上涨幅度不足以弥补收入与成本间的缺口。华能国际(0902.HK)今年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其单位燃料成本在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涨了32%,上年同期涨幅仅为2.3%。 

  发改委进一步下发通知,对部分地区电煤价格实行临时性干预措施,要求河南、安徽、山东、山西、陕西五个主产省的电煤销售以今年5月底电煤实际结算价为基础,上下幅度不超过8%。结果煤炭企业纷纷转向其它行业寻求客户。 

  煤电联动的方案正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酝酿。据悉,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今年7月已完成《意见》草案并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价格司再次修改后的关于此文件的补充请示,于10月底作为“特急”文件上报,终获通过。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价格处人士表示:“《意见》的一些细节还在操作中,不宜进一步公开。”  

  方案争议 

  尽管上述方案的实施日期尚未确定,业界已议论纷纷。 

  一位火电厂负责人向中国电监会询问《意见》出台消息的准确性后表示:“煤价不断攀升给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麻烦,如果根据煤价及时调整电价,会极大降低企业负担。” 

  对《意见》质疑或反对的声音更被关注。“这是一种典型的成本推动,有可能加大通货膨胀。”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说:“如果新的价格体制得以实行,煤炭价格继续上涨,占中国电力消费量75%左右的工业领域可能承受大多数新增的经济负担。”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也表示,价格联动方案现在只是一个基本的构想,缺乏细节。“电力是很多重要行业运行中的基本成本,如果仅从发电企业的运营成本考虑便决定调价,恐怕不少企业很难适应。” 

  在主管部门内部,争议主要来自这一方案的初衷与电力体制改革设计的道路相矛盾。 

  “价格联动机制从表面上看好像与市场的波动及时挂钩,实质上还是一种计划手法,用行政审批的方法来定价。”一位电力主管部门官员表示,“更错误的是这种方案只体现了个别成本定价,偏重照顾火电。这与正在进行的竞价上网改革背道而驰。” 

  根据2002年国务院下发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十五”(2001年-2005年)期间,将在中国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电力市场,最终形成由市场定价的电价形成机制;由此,电网将根据电厂的报价选择电厂发电。 

  在支持电力体制改革的人士看来,竞价上网方案有利于促进电厂进行成本核算,形成市场竞争。而正在报批中的煤电联动机制则回到了成本定价的老路,不利于打破垄断,还会助长电厂在生产中不加节制的浪费。 

  现在距离“十五”结束还有一年有余时间,但电力改革进程远落后于既定安排。厂网分开后,目前主辅分离方案未定,新的电价机制仍遥遥无期。 

  观察家认为,作为一种过渡办法,电煤价格联动或许有助于缓解目前煤电“顶牛”的局面,但同时破坏了市场规则,无异于饮鸩止渴。即使过渡,也应采用普适性的调价办法,不能将火电厂与水电厂、核能电厂区别对待;个别成本定价实际上是通过国家政策帮助市场中的一部分企业(火电厂)取得市场竞争力,势必引发新的矛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