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国电子产品今年出口面临五大阻力

2005-01-07 00:00关键词:中国电子产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业内人士分析,生产要素成本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相关政策变化,将给2005年中国电子产品的出口带来新的阻力。此外,严峻的生产要素环境以及金融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中国电子产业的信用环境,而信用的收缩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现实的运营方式,因此,中国电子产品出口企业应审慎地对待这些因素并积极应对。 

  基础原材料价格仍将持续上涨

  电子产品所需要的塑料、钢材等基础原材料的价格2005年在全球范围内仍将上浮。巴西最大铁矿石公司淡水河谷公司认为,2005年铁矿石的价格涨幅预计在30%左右,而去年的涨幅在20%左右。 

  由于中国电子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利润空间比较小,受基础要素成本价格影响明显。因此,持续将近两年的要素价格上涨已经把中国电子制造业推到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 

  全球电子产品的价格仍将成下降趋势

  目前,中国的电子产品靠抬高出口价格转移要素成本上涨带来的价格压力几乎不可能。全球电子产品处于总体过剩的状态,决定了价格的长期下跌走势,并且随着中国电子产品融入全球市场,全球电子产品的价格战变得更为激烈。另外,电子技术与需求变化速度的加快,进一步加速了电子产品价格下跌的势头。 

  出口退税率降低

  原来中国电子产品的出口利润基本上是平走的,利润主要依靠出口退税,现在出口退税率降低了四个百分点。使得出口企业必须重新考虑新的利润空间与出口方式。从长期来看,出口退税虽然可以起到优化电子企业的产品与产业结构的作用,但是,这种优化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在面对严酷的全球成品价格竞争以及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扬的特殊时期。 

  针对中国的区域贸易壁垒增多

  由于世贸组织“多哈回合”多边谈判进程不畅,欧洲、美洲等地区正加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新的区域性贸易主义抬头,尤其是针对中国产品的隐形贸易保护壁垒会增多,这将对国内电子产品的出口带来极大的障碍。而2004年8月13日,欧盟正式启动了《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两项法规,使我国电子产品出口欧洲市场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就是明显的例子。 

  企业信用环境变冷

  央行2003年10月底升息对企业直接的财务成本影响非常有限,但是它却给产业的运行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资金使用价格的预期上涨,也就是说,现在的产业面临着资金、材料等所有要素成本上涨的压力,银行对资金的投放更为审慎;制造企业原来对上游配套企业的账期缩短或者直接现款交易。这就意味着围绕出口制造企业的信用环境变冷,许多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的运营成本显著提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查看更多>电子产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