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跑马圈电”叫停 谁打乱了电力投资计划

2005-01-10 00:00关键词: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虽然手中电力项目在四川省发改委获得的审批手续齐全,但是一位温州的投资者在解决上亿投资贷款问题上,近来却跑得焦头烂额。“即使不会受到当前清查电力项目的影响,但考虑到银行在政策指导下对水电项目贷款可能从严,能否尽快申请到足够贷款,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该人士感叹道。 

  2005年,国家发改委将联合国家电监会以及其他部门彻底清理电力项目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有关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批准修建电厂的装机容量为6000万千瓦,实际开工的电厂装机容量达1.8亿千瓦。而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以上的四川省由民间资金投资的电力项目,在清查中无疑受到的冲击将最大。在此背景下,四川省出台实施了电源开发权管理制度,对电源资源开发实行行政许可和有偿取得制度。“但行政许可是通过什么方式许可和对谁许可完全是可人为操控的!”采访中,有关专家和投资者认为,其中的规划、审批和资质认定,都是偏向于国有电力企业的规定。由此,水电资本投资将走上两重天,“跑马圈电”能否肃清还是未知数。  

   行政许可力戒“跑马圈电” 

  投资四川的水电之风,始于去年开始的“电荒”。投向水电的热钱中,除了国家立项的项目,表现最突出的便是浙江民企。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在川投资水电项目的浙江民企协议总投资逾70亿元,其中多数为小水电站。由此,许多无立项、无设计、无管理、无验收的“四无”电站也开始蜂拥而出,并迅速波及大西南。  

  为了整顿混乱的水电开发秩序,四川省明确由省级人民政府对电源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按照该省出台的文件规定,电源开发权作为电力市场的准入条件,实行行政许可管理;未取得电源开发权,不得擅自委托设计单位开发前期工作,设计单位亦不得擅自接受勘测设计委托,否则提交的勘测设计成果不予审查(或转报)。未按规定取得电源开发权擅自开工建设的,发展计划部门不安排新开工计划和投产计划,电网经营企业不安排接入系统,省经贸委不安排电力上网销售,物价部门不安排电价测算和审批(或转报审批)。对电源开发权实行有偿取得制度,对电源开发权实行分级管理。  

  然而,四川省地方电力局仍然对2.5万千瓦以下电站建设审批权下放地方表示忧心。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地方将水电项目作为重要的引资途径,因此,“小而乱”已经成为突出问题,加上地方监管不力,安全事故频出。据悉,去年7月四川峨边发生的富豪被炸死案件就是因为水电建设中野蛮施工、抢占农民沙场所引发的。  

  “政府通过行政许可对水电开发进行有序化管理是必要的,但是发改委只核准,建设期间的安全、管理等问题还需政府协调,”该局副局长卢平表示,行政许可制的出台应该先力戒“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老毛病”。  

  谁打乱了电力投资计划 

  “这次整顿电力投资,一开口就给我们戴上民营资本打乱国家电力投资的帽子,”一位民营投资者表示,其原本认为此次能将一些真正的违规项目清理出去,没有想到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饭碗也快被国有电力公司端走了。  

  据了解,目前几大电力集团通行的作法是成立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统揽整个流域的水电开发。例如,在四川,国电集团以大渡河为主,华能以岷江为主,二滩水电开发公司关注雅砻江,三峡集团主攻金沙江,从而形成有规模和有计划的梯级开发格局。  

  “对于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民营企业来说,在进行电源投资时绝对应该谨慎选址,避免因选址不当或设计不当造成水电资源浪费。”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曹广晶表示,如果缺乏统一的规划,很可能造成一条流域本来可以合理开发,修三个水电站,由于急功近利在不合适的地点筑坝,只能修一个水电站,造成本来可供开发的水能流失。  

  但对发改委的清理计划首先叫苦不迭的只是民营资本。四川大凉山一投资达4.6亿元、装机容量为8.1万千瓦的水电站现在虽然已经开工,但是由于受到清理影响,3个多亿的投资贷款难以到位,因此发电计划只能一再推迟。根据四川方面统计,到去年11月底,全省年内开工的电源建设高达1382万千瓦,其中有2005年投产的,也有2006年、2007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投产的。因此,四川在丰水期的电力显然将逐步出现过剩,那么,对于目前每度0.18元的上网电价将成为许多民营企业无法企及的价格了。  

  安邦分析师认为,目前国内是绝对意义上的“缺电”,还是由于电网瓶颈造成的假性“缺电”?“缺电”是因为投资不足,还是因为能源供给不足(如电煤运输问题)?很多情况并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对电力投资进行整顿,肯定会导致市场尤其是民营资本的不服——凭什么就说我的电力投资是盲目的,是泡沫?是在抢占资源、争夺项目?说是违规,但其中的规划、审批和资质认定,都是偏向于国有电力企业的规定。 

  因此,有关专家指出,电力投资整顿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开放问题。如果市场进入都不公平,政府管理的前提就是错的。在这种情况下,电力投资整顿又会演化成虽然政府无心、但事实上对民营资本严重伤害的情况。  

  行政许可能走多远 

  业界人士认为,现在之所以一下子冒出很多没有经过审批的项目,实际是这些年长期积累的结果。因为每个地方都等着电用,而审批手续非常繁琐,时间又长,根本等不及。  

  由此,许多地方政府将电力开发的清理希望寄托在行政许可制度的推出。但四川省水电专家林凌教授却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许可证的推出是通过公开拍卖还是政府进行私下颁发和交易是首先需要明确的。”林教授提示说,不要让水电开发的行政许可证成为新一轮权力寻租的工具。在取得行政许可的资历上,国有电力公司显然要胜出民营资本许多。或许,水资源的争夺战在行政许可搭建的舞台上将演绎更精彩的一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