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水电、畜牧业成为福建江河污染的新祸首

2005-02-22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福建省环保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过度开发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已取代工业废水成为福建江河水体污染的祸首。环保专家呼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监控和治理,科学、合理地开发水电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福建省猪牛羊养存栏1400多万头,禽存栏1.2亿只,畜禽污水产生量为6亿吨,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氨氮、COD分别为15.4万吨和115.8万吨。目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仅为21.7%,每年畜禽养殖排放的氨氮是工业排放量的17.9倍,是生活排放量的4.4倍;排放的COD是工业的14.8倍,生活的4.3倍。养殖业快速发展给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带来巨大压力。全省养殖业最密集的龙岩市新罗区去年生猪存栏数达75万头,比2002年增加38.9%,尽管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进行搬迁、治理,但由于缺乏规划引导,搬迁和新建养猪场布局不尽合理,造成污染转移,形成二次污染,影响了整治工作成效,九龙江龙岩段水质污染仍较严重。
 统计还显示,近年来全省各大流域水电梯级开发过度,也成为引发水体质量下降的新祸首。据了解,福建省一些地方政府大力引资拦河(溪)筑坝,盲目开发小水电,目前,闽江流域大中型水电站29座,九龙江流域已建、在建和拟建大中型水电站达12座,而各主要支流在建和已建的装机量小于0.5万千瓦的小水电则有数百座。这些大大小小的梯级水电站使得河流流速变慢,大量活水变成了死水,自净能力大大下降。去年,由中国环境科学院组织的省内外一批水利专家对福建省主要水源闽江、晋江等四大河流干支流水域调研后得出结论:四大水域纳污能力已不足,部分水城纳污能力设置已达临界点。
    受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和水电站过度开发影响,近两年,福建省境内江河水质明显下降,2003年12条主要水系达到和优于Ⅲ类标准的水质占87.5%,比2002年下降了3.1个百分点,去年水质达标率比2003年又下降3.9个百分点。福建省城市内河水质虽然通过整治,水质得到改善,但去年全省城市内河水质达标率仅为42.5%,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溶解氧等。
    2003年秋季以来,福建省境内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葫芦首次在全省疯长成灾,据2003年12月普查统计,福建省各地河网、引水渠道、水库库面等均不同程度生长着水葫芦,面积达40万亩,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变黑变臭,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供水水源,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