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能源紧缺彰显计量神通

2005-05-18 00:00关键词:能源紧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5月20日是第五个“世界计量日”,主题为“计量与能源”。谈到中国的能源问题,必须提到一个词:节能。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又是能源紧缺大国,因此节能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计量对节能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计量是支撑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

  无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健康成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乃至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必须靠计量量化作为其基本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降耗增效的节能问题。所以,虽说“节能与计量”不算是新话题,却是一个无论怎样重视都不过分的重要话题。

  资源约束呈现刚性

  中国经济面临资源约束“瓶颈”如今日益凸显: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一半。再如,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2%,而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

  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能源利用能力的低下。据测算,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彭镇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节能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话题。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维持了中国经济列车的高速运行。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还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如我国的火电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水泥综合能耗高45.3%,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来自国家能源机构的预测表明,到2010年,我国国内一次能源的供应基本可以满足;2010~2020年,能源缺口为8%~10%;2050年的缺口为24%左右。对石油资源供求缺口将会更大,2020年将达20%~50%。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与节能密切相关的统计、计量等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损失浪费严重。

  可以说,在节能这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上,计量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

  计量可为节能出力

  衡量能源节约与浪费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计量。小到电表、水表、气表,大到冶金、造船、磁悬浮列车等,计量科技无处不在。准确的计量可以带来准确的控制,从而减少差错,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为推动全社会节能,2004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节能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和发布的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规划”中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节能的3个重点领域,一是重点工业,包括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煤炭和机械工业等8大行业。二是交通运输,三是商业和民用。这些都是高能耗的行业,计量在节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钢铁、有色金属等冶炼过程中,燃料的控制,温度的调节,物料输送、燃烧系统、助风系统、冷却系统、除尘系统等,都需要通过计量测试手段,对产品实际状况进行精确、可靠的分析,测定和控制准确的“量”。只有准确地测定和控制“量”的转化,通过信息比较修正达到最佳数据,才能保证企业生产出优质产品,从而降低废品率,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

  “节能规划”还指出,工业用水的计量、控制,是水量的统计、节水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为了节约用水,降低能耗,重点用水系统和设备应配置计量水表和控制仪表,逐步完善自动监控系统;鼓励开发生产新型工业水量计量仪表、限量水表和限时控制、水压控制、水位控制、水位传感控制等控制仪表。

  信息产业部IC卡质检中心主任罗元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IC卡(集成电路卡)为例,IC卡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IC卡技术与传统产品相结合,在节能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预付费IC卡冷(热)水表、IC卡供热表、IC卡气表、IC卡电表、IC卡淋浴表、IC卡复印机、IC卡电话、带控点功能的旅馆门禁等产品,在节能方面解决了长流水、长明灯等能源浪费的问题。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副主任王若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随着水电资源的日益紧张,市场对节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节能产品认证中心,我们主要针对产品进行测试,如冰箱测的是24小时耗电量,空调测的是能效比。实际上,所有的测试工作,必不可少地要用到计量装置如电力表、温度传感器等。从节能角度讲,加强产品的计量是节能的基础,它是衡量能耗的一个基准。没有完善可靠的计量装置,就不可能准确地掌握能源消费的真实情况。

  准确计量开掘节能潜力

  在巨大的能源和环境压力下,如何做到开源节流?国外发达国家积极尝试,用优惠政策做“胡萝卜”,用法律做“大棒”。如美国对节能项目除了采取鼓励科研、资金补贴、减少税收等优惠政策外,为节省电力,美国政府还呼吁采用更先进的送电技术和更精确的计量手段。

  我国一些企业也在节气、节水、节电、节材方面努力探索。例如,为了确保天然气计量的高度准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通过4年的持续改造,着力打造“公平秤”。目前,其天然气大型外销站流量计量接近世界水平,中小型外销计量站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而杜绝了多年来存在的计量纠纷。与此同时,天然气损耗连续下降,天然气输差年均下降0.15%。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加强对计量仪表的维护保养和对仪表采集数据的系统平衡分析,通过分析找到一些地下管线泄漏点,发现大小漏点60多处。采取改进措施后,日节水量约为7000吨左右,全年可以节水250万吨。

  近年来,绿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方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邬爱其认为,绿色理念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保持环境质量基础上的节能降耗。如绿色饭店的要求就包括:建立耗能设备分类与计量仪表台账,如按部门或系统安装水、电、气计量仪表,并设立计量仪表的数量、分布台账,建立能源统计工作制度,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和多种节水措施;尽量做到减量使用、多次使用和替代使用等。

  节能既有远忧也有近虑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山东科技大学教授沈鸿嘉分析说,首先是观念亟待转变。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别是石油、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要经过久远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用一点少一点,因此节约利用、合理利用、高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际情况是,政府往往关心节能、节电,而用户关心的仅仅是节钱。其次是节能工作应逐步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依法管能、依法用能。为引导用能单位节能和保护环境,我国政府也应研究和制定新的优惠政策。

  完善计量系统透明度、规范市场行为,也是专家们经常提到的问题。记者从法院系统了解到,因计量收费错误而导致客户损失的纠纷屡见不鲜。如河南某实业集团公司与电业局签订一份《供电方案协议》,该公司按电业局的指导意见,购入甘肃天水长城通用电器厂的高压柜、电器设备等。其中,厂家提供的施工图中列示电流互感器比为50/5;厂家提供的高压柜中自带的计费柜装置,高压计费CT电流互感器比也是50/5。经电业局统一安装、调试正常后,设备投入运营。但自1996年至今,电业局一直按照CT75/5进行计费收费,比实际CT50/5计费标准多收1/3的电费。截至2004年2月1日,电业局多收电费高达135万余元。

  长期研究计量与产业关系问题的学者杜建国指出,近年来,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问题日见突出。我国自集中供暖以来,一直按建筑面积收取供暖费,而不是按实际消耗热量计算收取,造成了热费与热量的脱钩。在这种情况下,采暖户用多用少一个样,根本没有节能意识。因此,经营者应尽快和不断地将自己使用计费装置的计量,通过溯源将量值统一到我国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上来,以确保使用的计费装置计量结果的统一、准确、可靠,使计量更加透明、更加具有说服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紧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