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打破香港两大巨头垄断 中电投合资慧峰送电入港

2005-06-01 00:00关键词:中电垄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公司加入战圈,加上香港政府倾向两电联网及取消利润管制计划,意味着香港电力的新时代即将来临。

  3月29日晚9时许,香港创业板公司慧峰集团(8228.HK)发出通告,表示其已于3月28日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简称中电投)达成协议,合资组成中港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中电投占70%股权,慧峰占30%。合营公司将在香港从事发电及供电业务,包括发电、输电、向中国内地购电、向香港用户供电以及在中国兴建发电设施以送电入港等。

  这则通告令香港政经两界都大吃一惊。因为目前在香港供电的中电控股(0002.HK)及香港电灯(0003.HK),在香港已植根超过一百年,中电控股占据九龙和新界市场,香港电灯则独霸香港岛,此前从来没有公司敢于站出来挑战两大巨头的垄断地位。

  事实上,近年来,香港政府积极要求两电联网及调低电费,但苦于没有第三家公司有能力及有意图加入战圈,令香港的电力市场改革步伐缓慢。

  这次出现一个敢于挑战巨人歌利亚的大卫,自然令政经两界侧目。特别是这个大卫,其实也是一个巨人。

  中电投牵手香港老行尊

  中电投是中国五大电力集团之一,其旗下的上市公司有上海电力、漳泽电力和九龙电力以及在香港注册及上市的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

  慧峰集团于2002年12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是通讯及科技,在香港投资市场并不引人注目。不过,促成是次合作的关键人物、慧峰主席兼大股东潘国濂则身份不凡。

  潘国濂早在1965年便已加入中电控股属下的中华电力,工作了28年才提早退休,最后的职位是董事总经理,是当时华人出任的最高职位。

  香港政务司司长办公室发言人证实,潘国濂在复活节假期前曾与身兼署理行政长官及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和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局长叶澍会面,介绍慧峰与中电投的合资计划。

  叶澍于3月30日也表示,政府欢迎有兴趣进入电力市场的公司,电力市场加入竞争者,可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这是一件好事。他又称,现在有关商讨还处于初步阶段,其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例如内地供电到港的细节、新投资者的实际运作、电费方面的合理性、监管系统、网络的合理收费和政府协助等。总之,大前提是必须确保香港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性。

  年内送电入港

  3月30日,潘国濂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访问时表示,中港电力向香港供电将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会先向大型用户直接供电,预计今年内便可实施。潘国濂称,这方面的投资数以10亿元计,不排除慧峰需要在证券市场集资。

  “香港两大电力巨头并没有专营权,任何公司有能力发电、有客户购电、有办法输电,都可以在香港提供发电及输电服务,只是以往没有一家机构有能力、有决心加入这个市场而已。目前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备:中国五大电力集团重组已完成,中电投是其中一个实力雄厚的集团,两大电力巨头的利润管制计划又快到期,香港政府又发表咨商文件,研究如何引入竞争,减低电费,此时组成合营公司是最佳时机。”潘国濂说。

  他透露目前正在与多家大型商业客户商讨供电计划:“我们会利用中电投在内地的电力资源,在内地采购,然后铺设电缆直接将电送到大客户那里,只要客户认为价钱合适,对我们的供电有信心,便可以马上签约,其中一个例子便是迪士尼乐园。”他说采购变压器等设备需要几个月时间,最快可以在今年内就向香港供电。

  市场还有传闻称,潘国濂与长实集团(0001.HK)主席李嘉诚稔熟,李嘉诚可能将新界西的多个楼盘的供电合约交予中港电力。另外中港电力与李嘉诚旗下的香港电灯会有较多的合作,以挑战对手中电控股。

  潘国濂还透露第二期计划要等香港政府的电力改革计划完成,两电联网及其它公司也可以在支付一定费用后使用两大电力公司的电网后才能进行,最快要到2008年10月,届时可望在内地发电然后供电给全港市民使用。届时,新公司会向两大电力巨头的电网支付过网费,情况类似香港电信业改革,其它电信公司向电讯盈科(0008.HK)支付过网费一样。

  开启香港电力新时代

  潘国濂说新公司加入市场,与两大电力巨头会有竞争,同时也有可能开展合作。他的一个计划是与两大电力巨头合作,联手在内地兴建电厂,然后输电到香港。“香港实在不是一个建电厂的好地方,影响电价的因素,除了利润管制计划之外,还包括厂址、机组、原料、环保要求及码头设施,香港的电厂自己没有资源,全部要靠入口,并占用沿岸码头很多空间,如果改在内地建电厂再输电到港,这些煤码头便可以变为更有价值的货柜码头。”

  香港的两大电力巨头现在有利润管制计划,电费的厘定以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13.5%为准,原意是防止电费过高,但发展下来,则成为减电价的最大障碍。加上两大电力巨头都是垄断性生意,因此两家公司都没有动力在内地建电厂,以降本供电成本,创造调低电费的空间。新公司加入战圈,加上香港政府倾向两电联网及取消利润管制计划,意味着香港电力的新时代即将来临。

  “中电投的董事(中电投总经理、中电国际董事长王炳华)与我谈这个计划时,提出两个重点,一是计划是否受到香港人欢迎?二是对香港整体经济及社会有没有效益?我们认为这两个答案都是肯定的,就会做到底,一开始便不会停,直至所有想用我们服务的香港人都获供电为止。”潘国濂对中港电力的前景十分看好。

  据中电投网站资料显示,现在该集团在广东省没有电厂,最接近香港的电厂在福建。当记者问及这样是否不符合成本效益时,潘国濂只说中电投自有有利可图的供电计划,但不肯透露详情。他也不肯透露中港电力向香港供电,电费会较两大电力巨头低多少。目前。广东省每度电的电费约为0.6元人民币,香港则约为0.9港元,两者相差近60%,但如果加上运输成本,则价差将会收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