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5-06-13 00:00关键词:火电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发电企业盼望已久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终于开闸,从5月1日起,华北、江苏、广东等地燃煤机组上网电价不同程度上调。遭遇连续三年煤价顽强上攻,利润空间急剧压缩的火电企业终于松了口气。
然而,发电企业的生存境况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好转,不仅因为按照煤电联动政策,发电企业要消化30%的成本上升压力;更重要的是,对于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来说,资源与环境容量的约束,构成了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
资源、环境与运力:火电三座大山
前不久,业界推测2006年后中国电力紧张局面将缓和。从煤电角度看,笔者认为,这个判断恐怕还有变数。
先看中国煤炭的资源前景。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按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匡算,可以保证开采上百年。
中国的煤炭探明可采储量真的能保证百年使用吗?不然。因为煤炭满足百年需求是按年产19亿吨来计算,而实际上,19亿吨是一个静态数字,我国2004年的煤炭产量就超过19亿。全国煤炭产量从2000年的9.9亿吨飙升到2004年的19.56亿吨,仅用了四年。按照我国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规划,我国发电机组装机2020年将达到9亿千瓦时左右,到时仅火电厂发电用煤将可能需要大约19亿吨左右,全社会煤炭需要达到40亿吨。
煤炭开采和使用还要受到环境容量的巨大约束。即使有一天我们真的把一万亿吨的煤炭都开采出来,由采煤造成的生态灾难会使中国适于生存的土地压缩得更小。大量燃烧煤炭还存在国际减排温室气体的巨大压力,到2025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能居世界之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非常大。
而且,目前我国铁路已处于超负荷状态,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0%依靠铁路运输,煤炭承运量占铁路承运量的40%以上,去年发改委要求铁路全力保电煤供应,使煤炭企业与其他用户合同兑现率下降,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行。即使中国的煤炭能够满足需求,到2020年电煤运力提高一倍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火电主力地位不变
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核电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刚刚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和《上网电价暂行办法》,对可再生能源在电价上给予了许多优惠,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进入"黄金时代"。
但是,虽然中国风电资源储量很大,但对于一直处于起步阶段的风电要想在短期内得到大发展只能是一厢情愿;风电稳定性较传统火电和水电要相差甚远,很难对风电的供应有精确的计划,大规模利用存在困难。
核电能顶起中国未来能源的大梁吗?根据国家能源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仅占总装机容量的4.4%左右,同时考虑到安全、成本、核电原材料的制约因素,核电的超常规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
基于种种原因,国务院《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仍然确定以煤炭为主,因此,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力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火电必须脱胎换骨
然而,中国火电结构的发展肯定不可能以现有的模式延续下去,必须脱胎换骨。
目前,我国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差距呢?目前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已过4亿千瓦,但效率高、煤耗低的大机组少;效率低、煤耗低的小机组占有很大的比例。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6000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有6100台,共计3.26亿千瓦,而30万以上的机组只有370台,只占40%。小机组的大量存在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笔者前不久看了一家小电厂的生产报表,发电煤耗达711克/千瓦时,还有更高的供电煤耗达到1000多克。火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优化火电结构,淘汰小机组,走大机组、大容量、高参数的发展路子,大幅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炭总用量
然而,高耗能机组退役存在国家、地方、部门、行业、职工利益的多方博弈,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在目前中国电力还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加快老电厂通过机组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煤耗,提高机组效率,不仅能够节约宝贵的煤炭资源,减少污染和排放,也能够降低发电厂生产成本。以笔者所在的漳泽发电分公司为例,该厂多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对机组进行改造,供电煤耗由439克/千瓦时下降到360克/千瓦时,降幅达76克/千瓦时。如果没有技术改造,就得多支付燃料费用近1.2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保效益都很明显。
总之,中国电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积极优化火电结构,发展大机组、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加快分期分批淘汰高煤耗机组,这是我们落实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火电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正因为如此,关于电力装机过剩有一种新观点:我国电力结构中,过剩的是小机组,缺少的是大机组,不要怕中国电力装机过剩,过剩了才有停用小机组的空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1日,中国电建发布2025年1月至3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根据公告,中国电建在2025年第一季度新签合同金额总计2993.2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60%。具体到业务类型,能源电力业务新签项目1550个,金额1802.12亿元,同比下降9.33%。水电业务新签项目319个,金额347.59亿元,同比增长20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奋斗之姿,迈步新程。中国大唐系统各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奋战首季“满堂红”,电量、利润等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向好,一起查收这份滚烫的“春日答卷”。托克托发电公司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向好,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新能源二期1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以及10万千瓦厂用绿电替代项目成功获批,
2023年以来,随着政策驱动、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本文对2025年一季度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装机情况、招投标价格、备案情况、产能布局以及产品创新趋势等进行了梳理。Q1装机容量同比+54.85%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
一季度,安徽省能源集团以“起步即冲刺”奋进姿态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质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24%,实现首季“开门稳”、“开门红”,为全年工作筑牢根基。一季度,安徽省能源集团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火力发电方面,“能源丝路”电源点项目——新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本规则适用于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所有成员必须遵守本规则。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主体具体指新疆省调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
日前,针对民众对于为什么要不断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问题,山东省蒙阴县发改局作了回复。蒙阴县发改局表示,主要是三个方面促成分时电价政策的出台。(一)山东省电力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历史上山东电力结构以火电为主,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8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2×160MW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开工。兵团分区2×160MW热电联产项目由疆可克达拉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中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约31.05亿元,占地面积26.2公顷,规划建设两台16兆瓦背压供热机组、两台1050吨/小时超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