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煤炭超常发展受控需求增长趋缓

2005-07-01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出台一份报告,对2005年煤炭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四大过热行业受控需求放缓

  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行业是煤炭的主要用户,年消耗煤炭占煤炭总消耗量的80%左右,这四大行业的需求变动决定着煤炭市场的基本走向。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电力、钢铁和建材行业超常增长势头得到了遏制,煤炭需求增长趋缓。

  发电用煤需求紧张局面缓解。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05年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按照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GDP增长8%,全国电力消费增速大体在12%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4220亿度,总的发电能力与电力需求基本平衡,但受区域、时段用电不均衡影响,全国电力供应还将有一定的缺口,但比去年将明显降低。从各方面提供的信息分析,2005年电煤订货数量大于实际需求,随着电煤合同兑现率的提高,电煤供需紧张局面趋缓。今年国家开始清理违规项目,控制近期新开工的电站规模,从2006年开始,全国发电用煤增长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钢铁行业用煤需求放缓。从总体上讲,我国钢铁产能已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发展速度开始放缓。主要表现:一是钢铁投资增幅下降。2004年,钢铁行业实现投资1781亿元,同比增长26.9%。二是国内钢铁市场需求显著回落。考虑全社会库存下降因素,2004年钢铁实际消费增长率为13%左右,比2003年的25.8%下降了12.8个百分点。根据钢铁协会预测,2005年全社会钢铁消费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国内市场钢铁消费总体上已经由前几年的高速增长转变为平稳的较快增长。三是按GDP增长8%预测,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的情况下,国内市场钢铁消费量将增长10.1%。受品种、结构影响,可能出现部分钢铁品种生产过剩的情况。四是今年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超过70%,对一些能耗高的小钢铁厂冲击较大,其中一部分钢铁厂会因成本过高、亏损增加而被迫关闭,加速了钢铁行业结构调整,高耗能的小钢铁厂数量减少,煤炭消耗强度降低。五是国家调整增加购房贷款利率,将有效地抑制房地产盲目发展,带来钢材消耗下降,最终会减少钢铁生产,降低煤炭需求。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更直接有利措施,应对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问题;采取控制钢铁产品出口,取消对钢坯、钢锭出口退税措施;加强铁矿石进口协调和管理,整顿和规范铁矿石经营秩序;严格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特别控制房地产和城市建设规模。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地抑制钢铁等生产资料过旺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水泥行业用煤需求趋于稳定。2004年全国水泥供给大于需求,发展速度趋缓,预计2005年全国水泥市场总体趋于稳定,产量将在10亿吨左右。此外,水泥市场竞争激烈,去年末出厂价格比年初平均下降逾13元/吨。据中国建材协会统计,2004年全国有1900多家水泥生产企业停产或产量下降,占全部(5700多家)水泥生产企业的1/3。再者,国家加快建材行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降低能耗,进而使煤炭消耗强度下降,对煤炭的需求增长放缓。

  焦炭行业用煤需求大幅下降。目前,我国焦炭产能已经过剩,根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5年全国焦炭产量将达2.8亿吨,按照目前消耗水平计算,这些焦炭足够生产4.3亿吨钢。国家对焦炭出口实行配额制度,出口受到限制。为减轻环境压力,一些地区开始有计划地关闭小焦化厂,2004年山西省关闭了553个焦化企业,取缔土焦4000多坑次,削减焦炭产量4000万吨。焦炭产量大幅度减少,必然带来炼焦精煤需求的下降。

  国际煤炭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去年以来,国际煤炭贸易量明显增加。2004年,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越南等国煤炭产量和国际贸易量大幅度增加。据印尼采煤协会提供的信息,2004年印尼产煤1.27亿吨,出口9100万吨,2005年可能产煤1.4亿吨,出口1.04亿吨。专家预测2005年国际煤炭交易资源约7.9亿吨,需求在7亿~8亿吨左右。国际煤炭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另外,国际煤炭交易价格冲高后回落。2004年7月份,国际市场动力煤交易价值达到61美元/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后逐步回落到52美元(今年2月份,澳大利亚煤炭出口港平仓价已经降到51.65美元/吨)。

  再者,由于国际石油供应能力与价格大幅度变动,增加了国际煤炭贸易的不确定因素。在前两年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国际煤炭开采业投资活跃,主要产能国家纷纷大幅度增加煤炭产量。据了解,我国周边蒙古、越南等国家都加大了煤炭开发力度。蒙古在与我国交界处正开发新的煤田(塔温托尔盖),该煤田储量近50多亿吨(其中焦煤近15亿吨),而且煤质好、开采条件优越、开采成本低,一些国家和企业正纷纷准备到此地开发建矿。上述国际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将对我国煤炭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国际贸易量快速增长,带来国际市场煤炭价格下降。

  2004年,我国进口煤炭1860万吨,2005年1~2月份进口煤炭219万吨,同比增加124万吨,增长57%,增长速度加快。从多年经验看,400万~500万吨煤炭交易资源量的变动就会引起国际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发国际煤炭交易价格变动,2000万~4000万吨煤炭资源量的变动会引起国内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和煤炭价格的变动。

  铁路运力提高加快煤炭周转

  一直以来,导致我国煤炭供求紧张的原因主要是运力紧张,我国缺的不是煤炭而是铁路运力及有安全保障能力的煤炭产量。随着大秦线和侯月线扩能改造完成,铁路到达港口的煤炭运量迅速增加。2005年1~2月外贸煤炭进港量增长11.6%,内贸煤炭增长28.7%,市场重点向沿海地区转移,沿海、沿江电厂存煤增加,价格开始下滑。

  今年,随着铁路改革和铁路、运煤高速公路建设速度的加快,特别是铁道部加强集中统一调度,撤销铁路分局以及石太客运专线、韩太线改造扩能和内蒙古至山西运煤高速公路建设等项目建成,煤炭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加,运输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进一步加快了煤炭市场的整合和重组,并促使煤炭价格下滑。

  投资总量大幅增加,产能或估计过小

  受煤炭市场需求拉动,近几年,我国煤炭开采及加工投资大幅度增加。煤炭全行业2003年完成煤炭投资437亿元,2004年完成702亿元,比2003年增幅60.8%。今年前2个月完成投资31亿元,同比增长148.7%,投资大幅度增加。

  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后,按照规定,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开发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一般煤炭开发项目由地方政府核准。在煤炭开发中,一些企业一味追求高速度,不顾煤矿建设规律,甚至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有的煤矿为了逃避政府监督,或不经核准,或报小建大,45万吨矿井,实际按照90万吨或120万吨建设,使全国实际增加的建井规模很难统计和预测,目前的产能统计很可能被估计过小。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现有2.8万多个煤矿,基数很大。假定每一个煤矿月超产100吨,一年超产1200吨,全国就要超产3360万吨。在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时候,3000多万吨产量足以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实际情况可能还要严重,山西朔州细水煤矿核定能力只有15万吨,可是却要年产45万吨,这样不仅对市场造成冲击,也容易出事故。

  据国际知名的摩根士丹利投资咨询公司预测,2005年国际市场煤价将达到本周期的顶点,此后将逐渐下降。摩根士丹利的预测与不久前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太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发出的预警有异曲同工之处,应该引起我国煤炭生产和经销企业的足够重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