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国外集成电路企业遭遇中印两线夹击

2005-08-22 00:00关键词:集成电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几乎所有国外知名的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公司都到中国市场试探过,但结局却各不相同。

  有的设立分公司,有的开设办事处,还有的透过代理商进行知识产权销售。经过一两年的运作,有的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而有的则选择悄然撤离。但无论在中国市场成功与否,都或多或少面临一些问题。   
 
  日前,信产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发布的《2004年度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发展状况及IP现状调研报告》中显示,国外集成电路企业在中国市场首先要过商业模式关。他们也遭遇着来自中国本土的新兴公司的抵抗,和印度公司的夹击。

  中国的消费市场非常巨大,然而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却刚刚起步,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只有十几家,针对设计企业作为销售对象的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可想而知。昂贵的授权许可费对许多靠国家扶持才能生存的中国公司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因此,西方公司一方面受到来自中国本土的新兴公司的抵抗,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印度公司的夹击。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这些企业。由于软知识产权需要向用户提交相关代码,极易引起知识产权流失,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保护难题。而中国的知识产权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市场规范和市场秩序还有待建立,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海外公司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三个是技术支持问题。通常企业还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处理及技术支持而产生的。海外公司远离本土作战,如何与国内的设计公司进行技术上的沟通,知识产权的售前及售后的技术支持如何保障,是他们面临的第三个问题。

  在中国成功的公司也为数不少。由于无线通讯设备及手机终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LSI Logic公司几乎通吃了国内大的数字信号处理用户。而ARM在CPU的知识产权销售中尽显风光。Artisan公司在中国市场也较为活跃。而在“龙芯涉嫌侵权”中出镜率极高的MIPS公司,也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  

  文/徐志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集成电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