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三峡工程告别“指挥部模式”(图)

2005-09-09 00:00关键词: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报从今天起将陆续推出“经典中国·重点工程篇”系列报道,集中介绍一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以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为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

  三峡工程在建设之初,就承载了全国人民的希望: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工程,要有世界一流的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磨砺,三峡工程已告别传统工程管理的“指挥部模式”,实行了项目法人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据统计,三峡工程已累计完成15万多个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全部合格,其中优良率超过82%。

  管好每一分钱

  “就算只花一分钱买张纸,也要在系统里找到出处”。

  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介绍,三峡工程静态投资900多亿元,总工期长达17年。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质量控制,同时也要关注成本控制。工程建设最怕出现“高估冒算”的情况,那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三峡工程建设至今,结算资金已超过1000亿元,但是基本没出现问题,三峡工程管理系统功不可没。

  当初为了解决三峡这一巨大工程的现代化管理难题,总公司从加拿大引进了一套工程管理软件系统,经过结合三峡实际情况的本土化改造,如今这个网络已经覆盖了三峡坝区的每个角落,无论设计、监理还是承包商,都在应用这个系统。

  三峡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金和平说:“我们的目标是,就算只花一分钱买张纸,也要在系统里找到出处。”

  管好每一度电

  电控室屏幕前只有两位技术人员,但并不忙碌。

  随着三峡电厂的投产发电,三峡总公司的管理已经转向工程建设管理和电力生产管理并重的阶段。

  三峡电厂中控室里,巨大的显示屏告诉着人们,设备运转正常,电力正源源不断地送出。可屏幕前面,只有两位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并不忙碌。

  这个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厂,为何不见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答案就是三峡电厂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水电厂的目标,在投产前已经建立了一套高度集成化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它的管理覆盖了运行、安全、物资等方方面面。

  建成后的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按传统的电厂管理方式,这个规模的水电厂大概需要3000人左右,但是三峡电厂的最终定员只有370人,人均管理装机容量达到5万千瓦,已经远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

  管好每一个人

  “无论是谁,都要有追求一流质量的意识”

  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一线,活跃着一支支农民工队伍,他们没有高学历,没有接受过严格的系统训练。如何让他们保证一流的施工、一流的质量?三峡总公司总结出一套农民工的管理方法。总公司与各施工单位协商,建起统一的民工营地,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适时开展技术培训,激发他们创建一流工程的热情。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三峡工程的质量与每一个建设者都息息相关。只要是参与三峡工程建设,无论是谁,都要有追求一流质量的意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