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我国能源尚未摆脱短缺

2005-10-12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可是能源资源相当匮乏,近几年里这个国民经济的心脏地带不断地遭受停电困扰。

  在夏季用电高峰时刻,供应尤其紧张。生产企业往往一周只能运转四天,最严重的浙江省2004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停电11.32天。

  商场的电梯停运,街灯只亮一半,有些地方甚至交通红绿灯也临时关闭。

  电力短缺不仅在长江三角洲。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有24个省区拉闸限电。

  中国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并不慢,2001-2005年间超过了GD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去年能源产量达到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电力装机容量的增长率是14.5%,当年净增50500兆瓦。这是世界上最快的年增长率。

  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过热且结构不合理,使用上还存在严重浪费。“经济高速增长是基本原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说。

  今年5月份,一个高级别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宣告成立,领头的是国务院总理和两名副总理。同时成立的还有一个副部级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两个新的政府机构将负责处理能源战略问题,并力求使协调工作更有成效。

  能源问题既有紧迫性又有长远意义。“能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6月2日召开的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发布的新闻稿如是说。

  许多分析家认为,解决目前的供应短缺需要采取综合有力的措施,包括叫停那些盲目上马的工程以使经济降温。而要保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还必须对整个工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电力总装机容量2004年底达到44万兆瓦。专家预言2020年将提高到近一百万兆瓦。2004年中国的电力消费73.72%来自煤炭,煤炭产量是19.56亿吨,其中8亿吨是冒着超产能的风险实现的。

  中国可开发的水电潜能达39.5万兆瓦,目前开发利用了不到1/4。水能在国家电力生产中所占比例为24%。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水电装机容量提高到25万兆瓦。

  核能是中国的新宠,被视为未来能源工业中排在清洁煤和水能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中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投资4000亿元建设大约30座百万千瓦级核电厂,届时核电装机容量将提高到4万兆瓦,在电力总装机中的份额将由目前的1.6%提高到4%。这么快的发展速度也是世界罕见。
  中国现有两座核电厂在运营,另有5个项目正在建设,厂址都在沿海地区。在核电发展上中国与法国、加拿大和俄罗斯有合作。现有两个核电厂的安全运营状况令人满意。中国核电采用的技术主要是第二、第三代热核反应堆,在铀资源的利用上相当浪费。官方学者说,中国希望用30-40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一个快速核反应堆工业。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其单位GDP能耗往往是后者的2-4倍。专家说通过节约利用,中国每年能节省2000亿度电。能源界在这个问题上有难得的共识,一致认为节约地开发和利用应该是能源发展的首要战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