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核电发展应该更快一些

2005-10-14 00:00关键词: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炎炎夏日虽已过去,但是电力紧缺的局面却未消退。据新华社12日报道,南方五省仅四季度电力缺口就达500万千瓦。能源短缺已是不争事实,但是应对能源紧缺的措施却是见仁见智。在近日召开的一次能源论坛上,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先生认为:中国的天然铀资源供应不足,仅能支撑50座标准核电站连续运行40年,中国将不能走以核能为主导能源的道路

  对于何老的论调,众多专家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均表示,在一段时期内中国的能源结构必定是以煤为主,但对于核电则应发展得更快一些,措施还应更有力些。

  “从国外发展经验和我国未来能源供需格局看,核电还应当发展更快一些。”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副司长唐元在谈及对核电的看法时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在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到2020年计划发展核电4000万千瓦,未来16年年均增加装机200万千瓦左右,年均增长12%,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我国核电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然而,从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例看,目前不到2%,2020年也只有4%,远远低于2001年16.7%的世界平均水平。

  未来一个时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唐元指出:“由煤来主导未来的电力建设这将是个天文数字,水电发展有天然的制约因素,而如果以油气发电,根本不符合我们的国情。中国的电力装机正处在由化石能源为主,向新能源亦即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转变的趋势。从我国电力需求看,急需核电加快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也持同样观点:“加快核电发展对中国能源有战略意义,我们不应再犹豫。”他说,一亿千瓦的核电可以替代3.5亿吨煤,而且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现在是核电市场发展的良好机会。

  对于我国天然铀资源短缺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经部部长郭励弘则认为,可以考虑进口天然铀。近年来澳大利亚和中国签订了长期供应天然铀的合同。“目前看,铀供应问题不会像我们进口原油那样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当前加快核电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是认识和体制问题而非技术和资金。”唐元认为,加快核电发展的主要思路,应当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商业化为核心,放开核电开发的市场,使各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发展核电的积极性能够充分释放出来。

  “发展核电不应以核电装备国产化为前提。”他继续指出,在我国核电装备工业发展还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如果把核电装备国产化作为发展核电的前提条件,要实现核电更快发展是不现实的,极有可能贻误核电发展机会。比较可行的思路,应该是在充分利用已经引进技术和已掌握运行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全球招标方式,并同步加快核电装备国产化进程,在加快核电发展的同时加快核电装备国产化进程。

  同时,唐元表示,引进国外核电技术不宜过多强调先进性。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在制定较为严格的核安全国家标准前提下,只要所选技术能够达到现有核安全国家标准,允许用户选择最经济的核电方案,而不应当不惜成本开发先进技术,或试图一步跨越到下一代核电技术。

  “应该加快核电项目审批。”唐元特别强调,核电项目的批准,不必要进行多项目的集中捆绑,应以市场为考虑的出发点,以核电发展规划为依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审批速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