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电投“难耐”5000亿元核电市场诱惑

2005-10-26 00:00关键词:中电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面对15年内5000亿元的核电市场空间,作为中国5个国有大型发电集团之一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下称“中电投”)昨天率先发布了核电管理制度,表达了自己全力进军核电市场的意向。

这是我国电力企业首次对核电进行内部规范管理,中电投总经理王炳华在签发了集团总部15份核电管理制度后,还展示其专业化的核电管理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公司和山东及辽宁两个核电项目公司近500份核电管理程序文件。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研究员认为,中电投是想以此表明,除了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中电投从核电前期准备、工程建设到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已经建立起来了一套完整、科学、适用的管理制度,从而为全力进军核电市场铺好道路。

由于核电项目投资巨大,安全技术标准要求极高,国家针对核电行业的法律法规对管理体系更是“高标准,严要求”,事实上中国核电行业一直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一统天下。在这位研究员看来,“中电投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5000亿元市场

据国家对核电发展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在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的比例要占到4%,核电装机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多万千瓦。

然而,现在核电在中国整个发电装机容量当中的比重还不到2%,装机容量只有870万千瓦。按照这一规划,要实现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目标,则意味着未来15年内,每年应开工建设2到3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相当于每年要崛起一座“大亚湾”。而根据保守估计,一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至少需要100多亿元人民币,那么30多台核电机组至少需要投资5000多亿元。

去年12月18日,中电投专门成立了“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以一心一意拓展和经营核电业务。此时,中电投已经得到中央表态,成为国内第三家有资质进行核电开发的企业集团。昨天,王炳华明确表示,中电投将“把核电作为集团公司核心产业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核电发展边缘化危险

核电虽然清洁、高效,但中国核电价格的居高不下使之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让一些专家对核电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不过,核电设备的批量化和本土化生产将会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王炳华透露,广东大亚湾核电机组因全部使用国内设备,其上网电价低于全省平均上网价,“这就是核电的潜力和优势”。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却表示,一亿千瓦的核电就可替代3.5亿吨煤,且可大大节省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发展核电是当前中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选择。

但是,“我们对核电发展有边缘性的危险,我个人认为这是政策战略的失误,必须尽快纠正。”周大地建议,2020年前国家应在核电发展上投入4000亿元以上的资金,形成几百亿到上千亿元的运行采购市场、总量达若干万亿元的产业市场,以此推动企业大力发展核电。此外,国家还应在体制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