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太阳能 离我们并不遥远

2005-11-08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数过绿叶,转眼已是金秋。暑热难耐的日子渐行渐远,然而体尝了频频拉闸限电的切肤之痛,人们依然心存余悸和隐忧。谁将成为高举绿色、环保大旗的能源大军中用之不竭的“新主力”?一个来自下沙大学城的项目启示:

    在杭州下沙高教园的学区地图上,这是一个并不起眼的位置,却因一个太阳能利用项目引来无数关注。

    下沙大学城,浙江省最大的学院区,全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浙江财经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的“新据点”,就在此“城”东北角。不远处,在三校学生所居住的桃李、成蹊两个大学生活园区内,一套大型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为2.6万学生提供着24小时不间断的58℃恒温热水。

    造价1700多万元,两套共4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两套最高可达560吨日供水设备。“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应用规模,这都是目前国内住宅建筑中最大的太阳能利用项目。”杭钢置业集团杭州紫元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方炳侠言语自豪。

    夏天每天节电一万度

    时针拨回2003年。

    作为学校生活后勤社会化的一项实践举措,浙江财经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校为即将迁居下沙寄宿的学生,从社会上请来一位“好管家”。杭州钢铁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杭州紫元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一肩挑起照料2.6万名大学生生活起居的当家重任。

    是“当家”,就得为学生的需求多考虑、多着想。除了建设环境幽雅的宿舍园区,配置一应俱全的后勤网点和宿舍设施,还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集中供热到户。”方炳侠说。

    然而,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桃李、成蹊两苑加起来,共40幢公寓楼,近5400间寝室,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集中供热的可行性有多少?技术问题能否解决?哪种能源最合适?问题接踵而至。“目前能产生热能的传统方式一共有5种:烧煤、烧油、烧燃气或用电或蒸汽。”据方炳侠介绍,烧煤污染大,目前在杭州已被明令禁止;学校附近没有城市热管,蒸汽也无法利用;烧油、烧燃气或用电的成本也偏高。有没有更理想的能源可利用?太阳能走进了“紫元”的视线。通过与江苏常州河海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合作,“紫元”自行研发出一项太阳能集成光电供热智能系统,并成功运行。

    “想在传统的能源结构下实现能源需求与环保需求的统一非常困难,但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可以。”方炳侠表示,作为一种非常可靠而且清洁的能源,利用太阳能,充分考虑了大学校园节能、环保的需求。除了环保方面的“美誉度”,在节能方面,方炳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水升温1℃,如果用电来加热,则需要约1.16度。如果是晴好天气,按照日供热水300吨,可升温30℃来计算,两个园区一天能为整个大学城节约1万度电。“杭城一个普通三口之家每天的用电量平均为5度,这意味着在用电紧张的高温天气,两个园区出让的电量可使2000多户家庭免受拉闸限电之苦”。

    公共浴室遭遇“竞争对手”

    桃李苑区。从外表看,这个大学生活园区似乎并无特别之处,除了伫立在学生食堂楼顶的一排排密密的、整齐排列的太阳能真空采集管。据介绍,在桃李、成蹊两个园区的食堂楼顶,分别安装着4000平方米的真空集热管,园区“体内”埋置了总长4000米的不锈钢保温管,如遇阴雨天气用电辅助加热,每个园区一天分别能供应恒温58℃的热水280吨。据了解,目前一个园区每天学生的热水用量在230吨-250吨之间,可全部满足。

    桃李苑区的学生宿舍多为4人间,室内统一配置了多功能家具及卫生间、淋浴室、梳妆台和洗衣池。苑区5号楼的522寝室,是记者随机采访的调查对象,“户主”是4名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保险专业的大二女生。“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智能热水卡,像个‘电子钱包’,插卡取水消费,洗澡或洗衣服都很方便。”说着,女生高巧红热情地为记者做起现场演示:热水卡被插入了普通水表上方,一个特制的IC智能热水水表的卡槽内。只听得“吱”的一声,热水闸口被打开了,智能水表上也开始显现数字。“数字代表了卡内目前可用的热水升数。”高巧红介绍说,园区规定的热水费是40升/元,一般自己和室友冬天每次洗澡的“开销”都在40-50升,“折成付费形式,也就在一元左右,夏天就更省了。”说到太阳能供热的便捷,另一“户主”沈萍萍也凑上来谈感慨。她说,在杭州其他一些大学,有不少自己的高中同学,“她们寝室一般都用电热水器,有的还要凑钱自己装,她们都抱怨,每次洗澡费电又费时。”

    住校一年多,522寝室的女生说,房间热水供应从来没断过,自己也一直没机会去学校的公共浴室“报到”过。“寝室淋浴的条件挺好,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要舍近求远。”据了解,整套供热系统运行两年多来,情况良好,即使有检修,“紫元”也一般利用寒暑假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用热水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面对如此便捷而廉价的供热系统的竞争,公共浴室自然没了生存之地。周五晚饭前后,一般是浴室生意最红火的时间段,记者颇费周折寻访到的桃李苑公共浴室却是“铁将军”把门。“苑区内的公共浴室,只在冬天开放,主要是为离家远的一些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提供方便。”方炳侠解释说。

    技术革新以求普及推广

    太阳能带来的实惠和方便,有目共睹。而有统计数据表明,杭州的日照也比较充足,每年大约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太阳辐射很强,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然而,方炳侠告诉记者,太阳能的普及推广之路依然举步维艰。

    首先是视觉污染,“太阳能热水器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利用设备,在环境改善中有巨大作用,但其在屋顶上零乱的摆放、大小不同的规格、横七竖八的管线、金属构件造成的光反射……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据了解,目前我国太阳能的热利用产业还局限在家用热水器领域,太阳能在与建筑的良性结合开发与推广方面还比较滞后。太阳能热水器其采光及外观的特殊要求,难与建筑及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其次,“太阳能热水器还存在抗台风、安装安全等方面的缺陷,”据了解,在杭城太阳能热水器跌落伤人、屋顶破碎、房屋漏水等事故时有发生。出于无奈,杭州一些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禁止居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甚至勒令将已经“上楼”的太阳能热水器请下楼,将人们生活中急需的这一清洁能源设备拒之门外。

    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如何与建筑物一体化,将是节能技术的努力方向。杭州紫元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太阳能利用项目中,与供应商合作开发出了太阳能采热瓦。据悉,这种采热瓦将改变现在一排排真空集热管的“刺猬头”,与普通瓦片无异,可以铺设在住宅建筑的楼顶,每片“采热瓦”都将成为太阳能热水器的一个构件,与屋面和谐组合,对建筑外观设计也没有任何特殊要求。除了紫元学生公寓,目前杭州地区的不少房产商也先知先觉地开始了节能建筑的“试水”行动。余杭区开发的“长岛绿园”,实现了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淳安在多层建筑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方面,做到了“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使太阳能热水器成为建筑的一个配件,既美观又便于维护。

    然而,方炳侠认为,除了要解决技术问题,激励政策更是推广应用的根本保障。据悉,浙江省政府给全省的建筑节能定了期限:到2007年,全省50%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的标准;到2008年,全面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其中杭州、宁波等大城市推行实施节能65%的标准。“定了节能标准,能不能给用太阳能的居民、房地产商和生产企业多些优惠政策?”方炳侠表示,制定激励政策,已建和在建工程的示范作用,将是能否在全国迅速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关键因素。

    新闻链接

    他山之石

    德国:为解决日照不足的问题,目前德国已在各国中率先制造出可随日照方向自动转动的太阳能板的基座。将房屋安装在一个圆盘底座上,由一个小型太阳能电动机带动一组齿轮,房屋底座在环形轨道上以每分钟转动3厘米的速度随着太阳旋转,当太阳落山后,该房屋便反向转动,回到起点位置。它跟踪太阳所消耗的电力仅为房屋太阳能发电功率的1%,而所吸收的太阳能则相当于一般不转动的太阳能房屋的两倍。

    据悉,在德国境内因这项新科技可提高太阳能使用效率百分之二十八,在南欧可提高百分之三十八,其他地方逾百分之四十。

    日本:目前全国已经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同时颁布了新的净电计量法,要求电力部门以商品价格购买多余的光伏电量;并实行补贴政策。日本居民光伏屋顶系统最近5年平均年增长率为967%,成为目前世界光伏发电最大的市场。日本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世界光伏发电的先导。

    丹麦:有“美人鱼之国”之称的丹麦,虽很富裕,却也十分重视节能。北部奥尔胡斯市塔首地区的“日与风”住宅区遐迩闻名,那里的建筑新颖独特,几乎所有房屋的门面都是朝南开的,屋顶与地面成45°角。担当整片住宅区采暖重任的是一座65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器和一个天然气供暖中心,区内用电则由一台55千瓦的风力发电机包揽。

    英国:在英国摩根顿,有个零能耗住宅小区,就是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屋顶和朝南的一面有光辐发电板,甚至可能给电瓶汽车充电;有雨水收集装置,用于绿化,冲厕所。还有自备的小电站,用绿化修剪的树枝燃烧发电。住宅的通风换气的过程中,有热能的回收转换设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