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 采1吨扔2吨现象普遍

2005-12-12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发现,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采1吨扔2吨现象普遍存在。

  宝贵的煤炭资源为什么会被白白浪费掉?是否有办法防止这种现象?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进行了20余天的调查采访。 

  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

  煤炭在我国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战略性能源。

  根据2002年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基础储量3340.88亿吨,资源量6860.62亿吨,居世界第一;可开采储量达2040亿吨,居世界第二;人均占有量却仅有145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我国煤炭资源尽管总量丰富,但还是相对贫乏。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炭资源浪费却是惊人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局长张宝明曾痛心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我国从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煤炭资源就浪费了280亿吨。”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拥有各类煤矿2.8万座,其中国有大型煤矿2000多座,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5%,矿井回采率(开采出来的煤量和可采储量之比)平均只有45%左右;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5%的乡镇和个体小型煤矿2.6万座,这些煤矿的回采率平均只有15%-20%。

  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煤炭产区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其中,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产区,煤炭平均资源回采率只有40%左右,该地区的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0%-20%,每挖1吨煤要消耗5-20吨资源。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资源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他们每挖1吨煤只消耗1.2-1.3吨资源。平均下来,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相当于采1吨扔2吨,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

  据中国煤炭行业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为19.5亿吨。我国煤炭产量每年增长1亿吨,据此计算,20年后,我国的煤炭总开采量将达到590亿吨。如果回采率仍然维持在30%的水平,那么至少还将有1180亿吨煤炭资源被浪费掉。

  回采率低下将使我国剩余的70%未开采出来的煤炭资源,有相当一部分因自燃而悄无声息地消失殆尽。同时,还会造成地质灾害,优质煤一旦接触到空气,最短9天,最长不超过1个月的时间就会发生自燃,这极可能导致开采不到位的煤炭在地下开采巷道中形成火区。

  煤炭回采率低下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大量宝贵的煤炭资源被白白浪费掉?

  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叶勇告诉记者:“我国煤炭回采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采煤方法落后,那种房柱式、巷柱式的采煤浪费极大。我国许多煤矿煤层都比较厚,14米厚的煤层大约采5-6米后,上面的煤层就落不下来了。因为没有支护,如果继续采就很危险,只好退出去再重开一个面,再采个5、6米。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情况。大大小小的矿主为了利益,采厚弃薄,采易弃难,以大量消耗资源、缩短矿山服务年限为代价,结果使资源严重损失。”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土法采煤直接导致了资源的回采率低,开采方法落后还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全国煤矿平均资源综合回采率低,从而加剧了全国煤炭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而供不应求又刺激了矿主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加大生产能力,更是增加了生产的危险系数。我国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于这个恶性循环。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已利用的3469亿吨煤炭资源量中,大型矿井利用资源量约680亿吨,中型矿井利用资源量300亿吨,而小型矿井利用资源量近2500多亿吨,其中,乡镇小煤矿占用资源达2200亿吨。显然,我国煤炭供给是建立在小型煤矿的基础上的。国有煤矿可采储量有限,在不建新井的前提下,生产能力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小型煤矿生产能力和煤炭产量波动大、资源回采率极低,是主要的浪费源。

  这种煤炭资源浪费现象,在山西、山东、陕西、内蒙古等地普遍存在。

  以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为例:该市煤炭储量占全国已探明总储量的1/6, 2004年成为我国第一个产煤量过亿吨的地级市。

  鄂尔多斯市煤炭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是一个地方小型煤矿、乡镇煤矿集中的区域,其地方煤矿中,面积小于0.5平方公里的煤矿近250座,且服务年限低于10年。全市552座地方煤矿中有近200座煤矿剩余储量不足300万吨。

  如果按照目前每采1吨煤动用3吨储量计算,地方煤矿剩余的13亿吨储量将在2010年以前彻底采完。

  鄂尔多斯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优质动力用煤富集区域,其中特低灰煤占36%,拥有全球稀有的优质动力绿色环保煤种。“这么好的煤浪费了,太让人心疼!”鄂尔多斯市一位老干部感慨地对记者说。

  鄂尔多斯市的“黑色革命”

  针对煤炭资源被大量浪费现象,山西、陕西、黑龙江、山东等几个产煤大省都做了大量工作,使部分大中型煤矿回采率达到了80%左右。但这些都是个案,只是局部改善,没有形成规模。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鄂尔多斯市采访时发现,该市针对煤炭资源被大量浪费现象,采取了一个被称为“黑色革命”的特别措施。

  据鄂尔多斯市副市长李世镕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自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有了成倍的涨幅。这使鄂尔多斯市积累了一些资本,推广机械化有了更雄厚的资金基础。今年3月,市政府发动了3年抢救煤炭资源攻坚战,决定在至2007年的3年内,通过大规模整合、关闭行动,将目前552座地方煤矿,压缩至300座。把土法采煤全面变革成为高档普采或者机械化开采,提升回采率。市辖所有煤矿回采率必须由原来的30%左右提高到65%-75%,全市必须实现平均75%的回采率。时限一到,不达标的煤矿立即出局。

  李世镕告诉记者:提出“三年攻坚战”之初,一部分企业老板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对市政府的决心将信将疑。这直接影响到此项改革进程和那些正在推行机械化的煤矿的利益,因为上机械化开采1吨煤的成本是40元左右,比传统方法开采成本要高20元左右。“对此,我们送给观望者两句话:‘观望等于关闭,等待就是等死’。彻底堵死了他们观望的后路。”

  记者随意走访了一家已经被关闭的煤矿。据了解,这家年产6万吨的满仓煤矿,在今年3月被管理部门关闭,大约还余下60%的储量。记者发现,通往煤矿的道路已经被土堆封堵,在当地的道路施工人员的帮助下,记者辗转进入矿区。在现场记者看到,矿井的井口已经被巨大的土堆掩埋,成了一个小土丘,一台破旧的鼓风机机头废弃在土丘旁,矿工的休息室和磅房也已经荒弃,门上的锁早已生锈,输电设施只剩下两根光秃秃的电线杆。记者试图联系该矿的矿主时,被告之此人已经离开了当地。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鄂尔多斯市已经关闭了40座类似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整改无望的小煤矿,他们的矿产资源将整合到其他煤矿中,使其他矿达到一定资源规模,以便上大型机械化设备,进行二次开采。

  记者又驱车来到一家已经停产等待整合的煤矿——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哈岱高勒乡兑尔圪卜煤矿,该矿因矿区面积只有0.49平方公里,成为此次被整合的对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矿矿长刘圈生告诉记者,兑尔圪卜煤矿在被整合前归他个人所有,每年会有200多万元的收入。整合后,虽然产量会有所提高,但是他个人只能占到集团的少部分股份。“如果拒绝参与整合,煤矿将被关闭。”当记者问及由大老板转变成一个小股东,在心理上是否能接受时,刘圈生说:“这是大形势,势不可挡,不理解也得执行。”

  记者又遇到一些等待被整合的矿主。据他们反映,最初他们就想等等看,也曾去找市领导说情,感到没希望也就不去了。“不上机械化,回采率达不到65%以上,就不让你生存了。我们什么账都不算了,只有跟着改革走。”

  随后,记者又选择了鄂尔多斯市东辰煤炭集团下辖的唐公塔煤矿进行采访,按照市政府规定,该煤矿属于整改的范围。记者到达时,该矿正处于停产整顿阶段,矿区的人员很少。副矿长秦勇生告诉记者,唐公塔煤矿的煤炭储量为1.5亿吨,按照市政府规定,他们只有回采率达到65%以上,才可以正式生产。现在正在购买设备、打巷道,为上综采机械做准备,估计明年可以完成。

  中共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旗委常委谢东平解释说,像唐公塔这样停产整顿的煤矿,全市有56家。根据国家《特别规定》,原本安全达标就可以继续生产了,但是在鄂尔多斯还要上了综采,回采率提高到一定标准才算达标,才能最后通过验收。

  记者在准格尔旗城坡煤矿采访时,副总经理马金龙说,城坡矿于1958年建矿,煤田面积是1.18平方公里,现在通过整合周边小矿,已经达到5.5平方公里,正在新建井上设备,年产可达120万吨。“我们必须回采率达标,才能扩大生产。”

  准格尔旗旗长白智告诉记者:市政府和全市的旗区一把手签订了责任状,根据责任状的相关条款,如果回采率在“三年攻坚战”中不达标,有的会被免职、撤职。

  改变的代价和收益

  鄂尔多斯市开展的这场“黑色革命”能否顺利实现其诉求?其间会遇到哪些困难?

  李副市长给记者出示了一张鄂尔多斯市煤矿分布地图,并指着上面的标记和色块说:“机械化开采是需要具备煤炭资源量的,年产120万吨的煤矿,可采储量应该在5000—6000万吨这样一个规模才会有利润。鄂尔多斯市现有地方煤矿552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小煤矿的生产集中度非常低,规模小,生产布局分散,上机械化还面临着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他们无法上大型的先进的采煤技术设备,因为有的煤矿的资源量全部采出,卖出的煤还不够买一台设备,对于这类252家煤矿,市政府决定全部关停;同时,把252家的开采资源整合到保留的300家里。这项工作之难可想而知。”

  鄂尔多斯市煤炭局负责人牛忠亮说,地方煤矿要上综采设备提高回采率,在资金投入上,每采1吨煤需要100元。上一套综采设备需要投资5000万到6000万,好一点的需要上亿元。全市实现机械化开采,总共需要150亿元左右的资金投入。

  以该市鄂托克旗一地为例,在进行技术改造、关闭不达标小煤矿方面,每年财政收入将减少5000万元。

  记者又前往占鄂尔多斯市探明煤炭储量近1/2的准格尔旗。该旗煤炭局副局长徐富生说,“攻坚战”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把该旗207家煤矿整合成118家。

  看来,鄂尔多斯市的“三年攻坚”不仅有难度,还将付出巨大的成本代价。

  改革代价不小,但收益则更加可观。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按照2004年的煤炭产量195593.24万吨和30%的煤炭平均回采率计算,回采率提高1倍,全国每年将节约煤炭资源175000多万吨。如果回采率达到65%,那么,到2024年的20年间,至少将挽回590亿吨煤炭资源。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估计,增加收益约合人民币59000亿元左右。

  唐公塔煤矿姓秦的副矿长在回答记者“投入2.4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对于煤矿的经营是否合算”时说,通过机械化开采煤炭的回采率能由目前的45%提高到70%-80%,多开采的煤炭销售后完全有利可图,按现在的煤价,3、4年时间就能收回投资。

  据记者调查,目前整个鄂尔多斯市有规划而未动用的储量(普查以上)为498亿吨,如果继续按照30%的回采率,可开采出煤炭资源量为149.4亿吨。如果该市实现回采率75%,则可开采出373.5亿吨,多开采224.1亿吨。以2004年全国煤炭消费量19.5亿吨来计算,可以多供应全国煤炭需求12年。

  记者在《鄂尔多斯市2005年简要经济指标汇总表》上看到:鄂尔多斯市2005年原煤(包括块煤)产量将达到11620万吨,产值约为151亿元。按照全市现在的平均回采率30%计算,煤炭回采率每提高1倍,就可以多创造151亿元产值,潜力十分可观。如此,按照鄂尔多斯市“三年攻坚”计划,到2007年煤炭回采率提高到75%,那么将创造出226多亿的产值。

  而新增加的煤炭资源,将极大地带动一批煤炭相关行业的发展。据专家预测分析,2005年,我国煤炭消费进一步集中,电力、钢铁、石油加工、水泥、化学原料五大行业用煤比重将达到78.8%,其中电力(火电)用煤比重将首次超过50%,增长贡献达到64.5%。根据记者查阅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每吨标准煤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142.8元。

  “三年攻坚战”目前进展顺利

  眼下,“三年攻坚战”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市的头等大事。记者去鄂尔多斯市煤炭局采访时,该局领导大部分都下到基层去了。准格尔旗煤炭局副局长王军告诉记者,他们局的领导到煤矿一住就是几天,与矿主们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技术改造难题。

  记者还了解到,市里关于这一个问题举行大型会议有6次之多,包括动员会、现场会、专题会,最大规模会议有500多人参加。到年底时,完成回采率指标和在建的煤矿可以达到100座,2006年将进入机械化改造的高峰期。

  在记者深入采访过程中,相当多的地方煤矿矿长和老板对改革表示了支持。据他们介绍,市政府在年初组织了一批煤矿企业到河南等地去考察,通过考察,他们深有感触,认为上综采技术对于煤矿的发展确实有好处。

  为推进改革,鄂尔多斯市还配套出台了“四优先”政策,对于上机械化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一是运力优先,二是生产配额优先,三是资源整合优先,四是贴息支持优先。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鄂尔多斯市请煤科院的专家组帮助进行技术改造,而且也找到了解决了资金缺口的渠道。

  准格尔旗煤炭局副局长王军告诉记者,首先,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企业自身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其次,经过整合,煤矿企业由小变大,资金实力明显加强;第三,通过银行信贷、企业自筹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能够解决一部分资金;最后,政府已经确定对每一座整合的煤矿给予2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