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专家评论指出电力改革道路不平坦

2005-12-14 00:00关键词: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其说是过剩,不如说是平衡。”原山东电力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单保国说。“电力做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产业,其发展应该适度超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十一五’期间,电力供需会比较宽松,但不会发生严重过剩,过剩之忧的说法显然有些夸大了。” 

  适度过剩 

  近年来,中国的电力市场一直没有走出“短缺-集中上马-过剩-调控-短缺”的怪圈,短缺和过剩的争论周而复始。近日,有关三峡电站458亿度电的出路问题使电力过剩之声再起。据推测,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三峡电站预计累计发电量将超过3600亿度,比原计划多出458亿度。为此,11月11日,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副总经理毕亚雄等造访国家电网公司,议题之一就是希望国家电网公司能够解决“三峡电力的消纳问题”。 

  据了解,2003年三峡开始投产发电的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目前左岸电站最后3台机组的安装投产任务已经完成,投产装机容量达980万千瓦,相当于目前全国1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的十分之一。近年来中国连续的“电荒”使得三峡电站自投产以来每年都要超量发电。今年,应南方电网的要求,三峡电站将多发的19.4亿千瓦时电,全部送往南方电网,以缓解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供电紧张问题。预计到2009年,电站26台70万千瓦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将全部投产,年平均发电847亿千瓦时,相当于湖北、湖南两省2001年全社会用电量总和。 

  连年的“电荒”刺激了电力市场的神经,各地电厂的投资规模一再加大,加上国家自200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电力供求拐点在今年初再次出现。亚洲开发银行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表示,电力装机容量可从2002年底的3.6亿千瓦提高到2007年底的7.2亿千瓦,五年内增长1倍。他预计,即使假定这两年没有大量新批项目,同时电力需求仍按每年约13%的高速增长,到2007年底估计装机容量过剩可达10%。 

  国家电网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也表示,“十一五”期间电力市场供求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电力需求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生活消费用电增长的影响开始凸现。电力研究专家单保国认为,近年来,由于工业用电增长迅猛,生活用电在一定程度上因电力短缺受到抑制。但从长远发展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生活用电水平还很低,增长潜力较大,其比重逐步上升的趋势是可以预期的。有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年居民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的比例预计将回升至12.1%,对用电总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3%。 

  单保国认为,未来几年电力可能会出现局部的适度过剩,但总体上供求关系是平衡和缓和。没有必要对电力的过剩过分担忧。他认为,未来出现过剩的地区可能是华东和华中。 

  “电改”中的利益博弈 

  过剩所产生的竞争摩擦让以前认为保赚不赔的电力项目有了风险。一些小型的发电企业可能会因此退出市场。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个小型电厂每千瓦的投资成本在三四千元。以一个20万千瓦的机组(火电)为例,其投资成本在6-8亿元之间。每千瓦时耗煤300克。在煤价上涨电价下降的情况下,成本的压力很大。 

  供求关系的缓和让电改之声再起。对此,单保国认为,电力改革远未触及其核心利益,电力改革并不取决于供求关系,现在关键的问题是,电力改革的很多前提条件尚不具备。竞价上网还没有完全铺开,市场交易还不到位。电力改革的复杂性使它的进程显得缓慢而漫长。

  有专家分析指出,根据决策层批准的即定改革方案,电力改革继“厂网分开”之后,应当实现“主辅分开”,接着是“输配分开”(即输送电和销售)分开,最终建立起规范、公正和高效的电力市场体系。然而,在原有的国电公司被分拆,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公司的格局建立之后,改革的推进一直相当困难。不仅“主辅分开”至今仍在纸上争论,原有的“厂网分开”也出现了倒退迹象。 

  国家电力改革领导小组顾问陈望祥认为,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缓慢有电力市场供应形势的原因,但症结更在于电力市场中多种利益主体的博弈。比如,目前负责执行调度职能的电网公司,不仅拥有容量巨大的所谓“调峰电厂”,而且存在众多电网职工持股参与投资的电厂,在这样的前提下,电网如何执行“三公”(公平、公正、公开)调度?伴随着电力供应的平衡乃至过剩,陈望祥认为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好上述问题,厂网之间的矛盾可能激化。 

  有专家指出,反思中国电力改革,其根由实与改革策略相关:在初始的重点推进之后,改革主导者大幅度回归渐进模式,终于渐渐地不进而退。在重点推进中,外力与内力相结合,是一种具有强制力的改革;而渐进过程中,过多地采用内部人自我改革模式,却又缺乏足够激励,极易出现学者们担忧的“中间利益集团”软化改革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力体制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陈望祥说:“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无论电荒还是电力过剩,电力体制改革的路都不会平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