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网的屁股 民资一点就摸不得?

2005-12-22 00:00关键词: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于对供电部门的服务和价格不满,河南登封市煤矿老板董桂范自建电网和变电站,把从当地民营小电厂购买的电卖给当地其他煤矿,生意越做越大。但当地供电部门认为,电网越大,抗风险能力才越强,该电网质量不高,不安全,没有经过电力主管部门审批,根据国家规定,应该拆除。(见12月21日《大河报》)   
 
  这让我马上想起12月18日《南方日报》的报道:国家电监会信息中心统计分析处处长杨名舟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称,中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电网企业利用种种手段搞垮区域电网公司,搞全国一张网,继续加强垄断,离市场化的方向愈走愈远,走不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以及高电价、低效率的泥潭,而电力供应却又陷入短缺、过剩、再短缺、再过剩的循环局面,成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阻滞因素。

  电力部门死死抱住电网不放,不许分割,不许民资进入,在上网价格上紧紧卡住民资电价的脖子,然后在供电价格和服务上避免竞争,这是电力垄断的关键所在。登封市供电部门的做法是不是“搞全国一张网,加强垄断”?是不是继续沿袭失败之路?我看是的。

  董桂范之所以“先斩后奏”,是因为既使申请了也不会被批准,因为《电力法》规定:“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但是,改革开放的实质,其中就包括对某些不公正、有缺陷的法律进行废除或完善,如果死抱着旧法律不放,绝大多数改革成果就不会出现,就绝不会有上个世纪的农村、城市改革和目前的市场经济局面。从这个观点看,董桂范是在探索一条电力市场化之路,没有理由打压他。

  董桂范自建电网是为了赚钱,这没有错,可发电厂为啥愿意向他售电?他获取利润后为啥能卖出去?生意为何越做越大?董桂范说:“一是登封市电业局供电不足,经常停电;二是电业局服务态度不好,经常不通知就停电。”可见,真正促使董桂范自建电网的,是国有电网自身的缺陷或软肋,如果国有电网令人满意,他就失去了这个商机,压根就不会搞这个项目了。比如,如果电力部门购电价格超出董的价格,小电厂会向董供电吗?电力部门还说,“他是为了用当地电厂的便宜电,而这种便宜电是以牺牲应该向国家上缴的三峡基金、农网还贷基金等为代价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逃漏税行为。”真是岂有此理,当地小电厂和小电网与三峡电站和电力部门的农网改造有啥关系?他们为啥要交费?这咋能是逃税行为?

  电力部门还说,董的小电网和变电站系统质量不高,不合规格,容易引发事故。但我觉得,质量不高可要求其整改,为何要彻底拆除?还有,大电网并非就能做到不出事故或少出事故。20多年来,国有大电网经常出现缺电现象,最近一次的全国大缺电持续三四年,导致无数工业区轮流限电甚至工厂放假,这不但是事故,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生产事故,小电网即使发生事故,能涉及这么大范围、持续这么长时间吗?

  如果真的想让电力部门进行改革,实现电力市场化,促进电力大发展,必须修改《电力法》,坚决破除一家企业独霸全国电网的不合理局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