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当温州炒煤团裸露于前台

2006-01-05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国家安监总局最新确定的2005年底前关闭4000个煤矿计划中,仅山西就承诺关闭1200个。这无疑引起了温州煤商的巨大恐慌。据悉,火爆一时的温州炒煤团大部分已经撤离山西,“很多人都是哭着离开的”,尚未撤离的也已经举步维艰,由于投资过大而被“套牢”,想走都走不掉。  
 
  资本天然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以道德的温良取悦于社会。温州资本,从炒房到炒煤,早已被打上投机哄炒的烙印,形象丑陋。温州炒煤团含泪离开的消息传出后,网络上一片幸灾乐祸之声,温州资本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由此可见。

  公众对温州炒煤团的幸灾乐祸,折射出对市场认识的模糊,以及对市场与权力边界认识的不清。

  煤炭行业从来都不是资本独立的游戏,背后时时晃动着权力的身影。湖南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经过多次暗访得出结论:矿难的根源在于“官煤结合”。资本与权力联姻,形成了“官商一体”的怪胎。在温州炒煤团离开后,谁来填补这个缺口呢根据常识,权力比资本更有“悟性”,它能轻易找到突破口,更何况这一突破口显而易见------透过它可以直接看到利益的金块。

  在我国,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从2003年起,煤炭供应由过剩转为紧缺,导致煤炭价格持续上涨,这成为煤炭企业扩大生产的诱因,也成为权力触角伸向煤矿的动力。可以想象,在“温州炒煤团”离开,众多小煤窑关闭之后,煤炭供应将更加紧缺,煤炭价格将上涨,权力的敏锐嗅觉焉能感觉不到这一点

  资本的存在,是钉入权力与资本结合这一“官商一体”的怪胎内部的楔子,至少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也就是说,资本的逐利本性将帮助市场的供需达致自然平稳。但当权力占据主导的时候,由于可以垄断各种权力,市场成为权力的奴仆,对于利益的追逐将以肆无忌惮的方式表现出来。国家安监总局的调查已经证明了权力在煤矿行业牵涉面之广,程度之深。权贵资本主义的危害,无论何时都应该引起我们最大的警惕。

  实际上,温州炒煤团的撤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权力与资本博弈的结果。温州资本的悲剧就在于,他们对利润的嗅觉过于敏锐,而对于权力的力量认识过于迟钝。去年8月30日,中央纪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的,必须在2005年9月22日以前撤出投资。截至去年10月20日,全国共报告登记在煤矿投资入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4578人,登记入股金额6.53亿元,撤资4.73亿元。

  回过头来看,当初那些撤股的官员,等于是获利了结,全身而退。温州炒煤团却该退不退,甚至可能梦想在权力退出后可以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现在他们欲哭无泪。当权力退出,民间资本裸露于前台,关闭小煤窑的政策、提高煤炭资源税的措施一一出台,民间资本突然发现,失去权贵资本的屏障,自己已在转瞬间成为困在牢笼中的囚徒。

  温州炒煤团撤退的一个直接受益者是国有煤矿。1月1日,国家发改委当天证实了传闻已久的“电煤价格干预措施将取消”的说法,今后将由电厂和煤炭企业两家自主确定电煤价格。电煤价格完全放开,对于煤炭企业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不再受到“计划”的制约,忧的是煤炭行业远非像电力企业那样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私营煤矿和炒煤团的存在,决定着他们不能自由定价。但这一切在关闭小煤矿的政策出台后发生了根本逆转。

  温州炒煤团带来的影响并非全部负面。至少,炒煤团以及一些私营煤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有煤矿一统天下的局面,激活市场竞争,使得煤价不至于成为垄断下的蛋。

  资本是中性的,而权贵资本是丑恶的。或许,温州炒煤团哭着离去,只是下一个游戏的开始而不是终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