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综合正文

100万千瓦风电目标为何迟到5年实现

2006-02-17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曾宣布到2000年年底风电装机达到100万千瓦,但这个目标整整延迟了5年,直到去年才实现。风电专家施鹏飞将这一延迟归咎为政策不到位。

  据了解,我国风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2000万千瓦;2030年风电规模1亿千瓦;2050年前后达到或超过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2004年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 

  对于这个宏伟前景,风电专家施鹏飞却不是很乐观。他认为,在目前很多实施细则和国家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没有出来的前提下,风电要实现市场化相当难。

  施鹏飞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建议开创个体(或合作集资)办风电的新兴市场,采取丹麦和德国的模式,分散建设,推广风能的利用。而不是仅靠几个国有大公司。这样,不仅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风能资源,调动多方积极性和资金力量,也可以避免大量征地引发的种种纠纷和集资困难。

  他介绍,德国风电已经装机1.6亿千瓦,但最大的风电场才6万千瓦,绝大多数是农民购买机组就近10千瓦上网。农民靠向电网卖电获得收益。

  专家介绍,风电不可储存,有风则发电,风大发电多,而且风电上网还要求网上同时有电,在时常拉闸限电的地方就不能将风机所发的电送到电网上。

  因此,适宜推广风力发电的条件是:农村电网足够强,很少断电;电网公司允许个体风电机组上网;政府出台合理的长期固定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以及合理的销售电价,保证电网公司的效益;风电制造商能够承担个体机组的运行维护,保证95%的可利用率;农民自己建设风电场已经拥有土地使用权,有经济实力或能够得到贷款投资风电。

  在许多专家看来,风电与大型水电、火电在能效与占用土地等方面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如果能鼓励农民自己办风电,我国的风电发展会大大加快。

  据旅居德国的学者王维洛介绍,按照欧洲很多国家的经验,推广中小型风电场不用征地也可以发展风力发电,这对于风能资源充沛但人口密度极高、土地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来说更有借鉴意义,可以避免发电厂建设征地补偿不到位引发的冲突。风力发电除了用地最为节约———单位土地面积上发电装机量比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都要大外,对生态环境影响也很小。

  施鹏飞说,风力发电机的塔基座周围方圆二三十米之外仍可以种庄稼,农民经营所受影响最小,不用搬迁和移民。

  据估计,中国风能总量为10亿千瓦,有开发价值的为1.6亿千瓦,装机容量接近10个三峡大坝工程,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如果按各大公司圈地的方式开发风能,会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不利于风力资源的开发。

  施鹏飞认为更重要的是,政府要真正把优惠政策给农民,给企业,特别是在电价上给予补贴和鼓励,让风电能大量地用起来,有了一定规模后,风电价格稍高的问题也会得以化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