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煤电联动能解电力企业困局吗?

2006-06-16 00:00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挖潜提效、节能降耗将是电力企业最直接的效益;打破行业垄断、实现合理竞争,并向下游输配电企业争取利益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了《2006年第一季度发电企业经营效益情况分析报告》。《报告》称,电力行业处于微利水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再次启动煤电联动。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透露,电力行业2005年全年的亏损面达到了27.12%。此《报告》一出,立即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单位。

  亏损微利暴利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电力行业2005年运行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报告,指出了电力企业的经济状况:2005年电力全行业亏损企业1280户,亏损额127亿元,其中火力发电亏损企业数增长3.4%,亏损额增长10.1%。《报告》指出,从总体看来,火力发电企业在销售收入增长19%的情况下,利润只增长2%,亏损有所加大,应收账款增加,负债率上升,经营状况有所恶化。这个《报告》显然支持了中电联的说法,充分证实了电力企业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据统计,自去年5月1日国家启动并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方案以来,发电企业经营效益下滑、亏损的情况有明显好转,但受到电煤价格上涨和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的不利影响,火力发电企业利润增长缓慢,2005年全年仅增长2%。

  而另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210.47亿元,同比上升51.06%。国家统计署的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电力全行业盈利1030亿元。

  对此,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坚持认为,电力行业一季度利润的高增长与电力行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不符。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率偏高,原因有三:2005年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27.7%,造成今年一季度同比基数较低;电力企业总体利润中未扣除部分电厂投资和财务费用。此外,2006年重点电煤合同签订较晚且部分合同尚未签订,使得一季度部分电煤采用2005年价格或保守涨价幅度估价入账,实际交易的电煤价格因素尚未在一季度财务报表中完全反映出来。按全国直供电煤平均标煤单价上涨15元、一季度消耗直供电煤13000万吨计算,全国累计有19.5亿元左右未进入发电成本核算,由此产生了虚高利润近28.92个百分点。

  最直观的论据是电力企业员工相对社会其他岗位的高福利、高待遇有目共睹。这和一般亏损企业工资都发不出的常态局面可谓大相径庭。央视将盈利的1030亿元减去亏损的127亿元,得出电力企业依旧暴利的结论。

  多方原因制约电企发展

   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面临全行业危机,根源在于电力定价体制,也就是近年来纷争不断、逐步升级的"煤电之争"。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尴尬,折射的正是电力定价体制的困局。"电煤价格疯涨,而电力价格不涨,成本太高。"这几乎是所有电力企业分析其亏损原因的第一句话。尽管电煤市场的放开增加了电力企业的成本,造成部分企业利润亏损,但是,业内专家认为,电力企业的亏损不能完全归咎于此,电力企业本身的因素也不少。诸如电力企业本身的市场化程度低下、员工福利过高、主辅业没有彻底分离、企业办社会等问题都是造成电力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亏损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电价上涨、电煤联动这些外部措施。全面推行预算管理、控制各种可控成本特别是管理费用,向管理要效益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 

  另外,自4月10日起,国家铁路货物统一运价由现行平均每吨公里8.61分调整至9.05分。有关人士认为,此次运价提高加剧了电煤成本上涨的压力。据中信证券测算,铁路货运价格平均每吨公里提高了0.44分,使吨煤运费成本上涨2.618元,电力企业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

   记者了解到,部分电力企业不景气还有西气、东气等的供应量无法满足燃气电厂发电用气需求的原因。华东地区有400万千瓦的燃气机组不能投入生产运行,无法参与当地电力电量平衡,加剧了该地区的电力紧张局势。另外,南方等地区也存在燃气电厂投产即停产的情况,发电公司资产保值增值面临很大困难,而且,受国际市场燃油价格高位运行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国内燃油电厂生产成本高于上网电价,生产运行异常困难。

  煤炭市场研究专家李朝林指出,电力企业的亏损并不仅仅在于电煤价格上涨,电力企业本身的市场化程度低下、员工福利过高、主辅业没有彻底分离、企业办社会等问题都是造成电力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李朝林表示,我国多数电力企业目前还是属于高耗能低产出,不少电力企业的单位电度产品的煤炭消耗远远超过400克,有的甚至超过500克,超出国外同类电力企业耗能的20%以上。因此,电力企业自身也要靠挖潜提效,节能降耗将是电力企业最直接的效益。此外,打破行业垄断、实现合理竞争,并向下游输配电企业争取利益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果电力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了,高耗低效的小型发电企业带来的负效应消除了,电网的垄断削弱了,发电企业低耗高效平等竞争了,电力行业的利润倒可能会有所提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企业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