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改革迎来新机遇

2006-06-19 00:00关键词: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峡电站计划外的发电量将达到458亿度。我们必须为这些富余的电能找到出路。"6月15日,中国三峡总公司下属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不久前,三峡总公司刚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重点之一就是解决三峡富余电力的消纳问题。"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三峡电能在电力市场上的景遇变迁,正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国内电力市场形势的重构。 

  在三峡总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中,一项是由国家电网公司与三峡总公司之间签署的"十一五"长期购电合同。"为的就是要解决三峡电能的长期消纳。"据了解,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将超过200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3600亿度,将比原计划多出458亿度。而这458亿度电的出路问题,此前一直是三峡总公司管理层的一块心病。 

  "在前两年电力紧缺时,三峡电能的销售是不用发愁的,各地可都是在抢着要三峡电。但目前电力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改变。"该人士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陆启洲也表示,之所以要与三峡总公司合作来消纳富余电能,也是基于"电力市场开始发生的转折性变化"。随着电源装机在今明两年的大量集中投产,以及电力需求增长速度放缓,国内电力供需已从供不应求向供需平衡和供大于求的方向转变。 

  长江电力副总张定明称,正是考虑到电力供求形势的转变,国家专门制定了"十一五"期间三峡电力消纳方案,重新确定了三峡电力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按照"十一五"期间的最新消纳方案,三峡电能的市场将集中在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八省二市,包括上海、重庆、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江西、安徽。 

  据了解,根据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分配比例,其中华东720万千瓦、广东300万千瓦,剩下的在华中消纳。由于华中地区水电季节性比较强,在5月至9月丰水期期间,三峡电不向华中地区供应,而主要向华东和广东地区输送。而在非汛期期间,三峡电则主要供应华中电网,其中华中电网四省的三峡电量又是按河南10%、湖北42%、湖南30%、江西18%的比例进行分配。 

  "’十一五’消纳方案之外多发的电,则通过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由后者来消纳。"据三峡公司人士表示,富余的电量将主要是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优化电网运行、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消纳范围等方式来解决。 

  转折点下的博弈 

  电力供需形势的改变实质上从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在此之前,范围几乎涵盖全国的电荒,持续了两年半之久。但到了去年秋季,华东电网就开始出现电力富余的现象。进入今年之后,电力供需则进一步缓解。 

  在电力供需形势发生转折的背景下,由国家统一进行市场分配的三峡电能给地方电力带来市场冲击开始日渐显现。  

  四川省电力设计院工程师刘畅表示,由于目前三峡电力的分配是按计划体制,在享受三峡电带来的好处时,三峡电的受电地区也有义务把电消纳掉。因此,当电力供过于求时,各地区就必须要承担一些损失,或减少一部分自己的发电,或者缩小自己市场,给三峡电让路。"这样矛盾自然就会产生。" 

  作为电力输出大省的安徽即是体验到此中滋味的省市之一。一直致力于"火电三峡"梦想的安徽,其"皖电东送"的市场主要是在华东各省市。按照发改委原计划,安徽省2004年就应该从三峡购电,但考虑安徽电力供应充足,此前一直未予实际执行。但随着电力供需局势的转变,以及解决三峡电能消纳出路,安徽从今年开始被纳入三峡电受电省份行列。按发改委分配计划,安徽今年将接受三峡电力9%、共计20亿度的电量。 

  "这将使安徽电力富余现象更为突出。安徽电力原有可能争取的省际间市场份额相对萎缩,省外市场开拓难度随之加大。"安徽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市场运营科科长谢恒表示,从去年电力迎峰度夏后,整个华东地区就从争着买电急速地转为争着卖电,竞争异常激烈。而今后的情况将更加激烈。随着三峡向华中、华东供电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华东地区电力装机的扩容,除夏季高峰外,华东地区出现了大量富余的电力电量,安徽与江苏、福建等省争夺省外电力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受电省市的购电要求也将越来越苛刻。这使得"皖电东送"的压力剧增。 

  与此类似,湖南也需要面对三峡电未来给本地电力企业带来的压力。据了解,今年三峡电站计划输送给湖南的电量是28亿度。而按国家计划,到"十一五"的末期,三峡电站年输送湖南的电量将达到86亿度,将占全省全年用电量的8.5%左右。"届时来自三峡的电力,相当于新建了一个300万千瓦的电厂。而目前我省最大的电厂装机容量只有130万千瓦。"湖南省电力公司一位人士表示。与此同时,湖南在"电荒"期投资建设的电力机组今年开始进入投产高峰期。 

  电改新机遇 

  三峡电能的市场际遇,正是电力供需形势的改变带来的一系列联动反应之一。虽然电力市场上由此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但在行业人士看来,此番电力供求形势缓和也为此前一度放缓不前的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继续前行的机会。 

  国家电监会的一位人士对此表示,在电力供求关系已基本从紧张转向相对宽松之际,重新启动并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时机已经成熟。"巩固厂网分开成果、积极发展区域电力市场、实行输配分开、全面电价改革、关停小火电等措施都可借此机会进一步展开。" 

  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也认为,有些地方今后一两年出现地区性过剩,这不是坏事,反而是个大好机遇。"这种宽松环境,有利于加快电力行业调整。" 

  事实上,此前一度放缓的电改进程确已开始提速。根据国家电监会对华东电力市场建设工作的要求,从4月1日起华东电网四省一市(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和上海)1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都拿出10%的年度发电量,参与竞价上网的市场化运作。作为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标志性事件,此举被视为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