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值得一提的是,风能发电得到中国官方的大力支持,并将其作为新能源中的优先发展项目,其补贴也最多,排在能源规划的第一位。
风力发电大有前途
目前,中国的风力发电技术相对成熟。由于世界风电价格在不断下降,现已降至每度电4美分左右;在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下,风电已具有与火电、水电等竞争的实力。未来几年,风力发电很可能成为中国第三大发电来源。
从2005年开始,中国风电规划的主要项目有广东省沿海和近海示范项目31万kw;福建省沿海及岛屿22万kw;上海市12万kw;江苏省45万kw;山东省21万kw;吉林省33万kw;内蒙古50万kw;河北省32万kw;甘肃省26万kw;宁夏19万kw;新疆22万kw等。
发展风电 培育设备制造能力
2006年至2010年,“十一五”期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平均每年新增80万kw,2010年底累计装机约500万kw。提供这样的市场空间主要目的是培育大陆的风电设备制造能力,中国发改委于2005年7月发文,要求所有风电项目采用的机组本地化率达到70%,否则不予核准。
此后又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大陆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与电源建设企业合作,提供50万kw规模的风电市场保障,加快制造业发展。
目前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均要求增加本地的风电规划容量。2020年规划目标是3000万kw,风电在电源结构中将有一定的比例,届时约占中国总发电装机10亿kw容量的3%,总电量的1.5%。
2020年以后随着化石燃料资源减少,成本增加,风电则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会发展得更快。2030年以后水能资源大部分也将开发完,近海风电市场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风电装机容量将会超过1亿kw。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