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三峡新闻中心宣传处副处长谈三峡工程

2006-09-29 00:00关键词: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三峡工程业主负责新闻宣传的官员,黄华对三峡工程有着比常人多得多的感性、理性认识。谈到三峡工程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他的回答是“首要看它的效应”。

    一是防洪。调蓄长江上游的洪水,能够使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关系到2300万亩良田和数千万人口的安全,并能避免长江中下游发生毁灭性水灾,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江水患这一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二是发电。三峡工程最终将建成拥有32台70万千瓦机组的水电站,年发电量达到1000亿度,供应华东、华中、重庆等大片地区。水电还具有可循环、可再生及价格上的优势,每度电上网价0.25元,加上电网中间价0.07元,落地电价每度才3角多。由此,上述地区居民可不再受拉闸限电之苦。今年重庆大旱,三峡电力计划外支援重庆40万千瓦容量,解了燃眉之急。三峡电力送出还成为全国电网互联的关键,从此形成全国范围内电力“南北互供、水火互济”的新格局。

    三是航运。长江自古就是黄金水道,但上游险滩恶水,礁石林立,历来被视为畏途。仅举一例:三峡坝区有个黄牛岩,民谚有道是“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天三夜、黄牛如故”,说的就是它的险峻难料。但三峡蓄水之后,“高峡出平湖”,上游航道改善明显,航运成本下降了37%%,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2005年三峡船闸货运量3291万吨,相当于三峡未通航前货运量最高年份的3倍。三峡蓄水后,兴起一种“滚装船运输”的新兴行业,即汽车直接开上滚装货船,坐船往返于鄂渝之间,不仅安全、省事,还节省了过路费。

    黄华强调,三峡工程对老百姓的影响,还集中体现在工程与移民的关系上。

    三峡工程是以人为本的工程,库区移民达116万,规模之大史无前例,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切身利益。为做好三峡移民工作,有几项硬性安排:一是国务院批准,从三峡发电收入中提取“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每度电4.5厘钱;设立“三峡库区移民专项基金”,每度电0.5厘钱,并保证足额拨付。二是开发行移民。库区县市多为贫困地区,居民多为山民,很多还用着煤油灯;移民之后,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库区旧貌换新颜。三是对库区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库区产业结构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得到优化,坝区工业旅游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旅游人数达到1053万人次。三峡总公司提出“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建设理念,库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DP从1992年的950元提高到2005年的7635元,增长3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2年的57.38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398.46亿元,增长近6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