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综合正文

专家热议发展风电路径创新

2006-11-07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电正离我们越来越近。但作为一项新事物,它的起步也伴随着种种认识上的偏差甚至误区。有着丰富资源的江苏,如何打造成为我国最大的风电产业基地?近日,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风能协会和江苏省发改委主办的“中国风电多元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外专家为此进行纠偏释惑。 
  
  经验复制与路径创新虽说风电产业到上世纪90年代才渐成气候,但德国、西班牙、美国、丹麦等风电强国已脱颖而出。以德国为例,风电装机占了世界1/3强,到2010年,风电占发电总量之比将达8%。从2003年起,德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已取代汽车制造业和造船业,成为钢材第一大用户。这一切都和德国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分不开,比如从1990年起,议会通过强制购电法,规定电力公司必须让风电上网,并以固定价格收购全部电量;风电与常规发电技术的成本差价由当地电网承担等。 
  
  发达国家的风电探索不失为后来者的样本,但专家们结合我国的能源状况、电网背景、能源政策等实际,普遍认为不能简单复制这种经验,而要进行路径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说,中国发展风电,完全模拟外国是不行的,要因地制宜,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路子。比如,将风电直接并网会带来很多麻烦,包括电网接入点、本身控制等。如果将风电直接供到一些产业终端,就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远距离输送的损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表示,作为一个战略选择,风能在我国既要快上,又要有长远考虑,要研究、解决好资源挖掘、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政策完善、人才培养等课题。 
  
  是“垃圾电”还是“黄金电” 
  
  风电之于火电,由于电压、频率及相位上波动性大,因而大规模并入常规电网,将会冲击现有电网,这已在国外风电并网实践得到证明。有人据此将风电比喻为“垃圾电”,电网公司很难接受或根本不愿意购买风电,除非像一些西方国家一样,由政府强制性制订损害电网利益的购买政策。 
  对此,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提出一套风电非并网理论框架下的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新战略。他认为,风电对于某些工业生产特别是与风电特性相吻合的氯碱、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来说,如能直接非并网利用,就会像黄金一样宝贵,不但减少或完全消除对电网的危害,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应大力提倡风电非并网的应用,通过风电快速进入特定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 
  
  对这一新理论,世界可再生能源理事会主席沃尔夫冈·波尔茨评价,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有很大挑战,如果能够成功,中国的风电技术将领先世界。他说,鼓励并愿意参与这种尝试。美国可再生能源理事会理事长迈克尔·埃克特也表示,美国风电最大的挑战是将风电送出去,非并网是个创新,可在耗能集中的行业先尝试。 
  
  快发展不等于“撒胡椒面”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我国风电产业将大举东进。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都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瓶颈的巨大压力,因此,同样有发展风电产业的现实要求。然而,快发展正在演变成为盲目攀比、全面开花。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市到县都在筹划和建设风力发电场,一字排开在海岸线上。对此,专家提醒,这种“撒胡椒面”式的风电项目一旦全部建成,就不可避免对沿海滩涂的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造成压力和影响。一些欧洲国家在吸取教训后,不仅规定新建风电场必须在国家海洋公园、生态保护海运路线等之外,还必须离海岸线15—40公里。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指出,目前风电及风电机组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我们应该不忘国内外的教训,如上世纪80年代,波音公司也研究过风电,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我们国家还没有风能发电的成功经历,有5000多台机组发不了电。他认为,我国的风电要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宁可少点,但要好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