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环保风暴”再起 今番剑指何方

2007-01-17 00:00关键词: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月11日,中央再次大幅度调整国家环保总局党组班子成员,任免官员涉及4位副局长。有“个性高官”之称的潘岳升任第一副局长。此时的他,正在指挥一场空前艰难的大仗:第三次“环保风暴”。

  其实,“升官”前一天,这场由潘岳领衔的战役已经打响——本月10日,环保总局通报1123亿元的82个严重违反环评的项目,对唐山、吕梁、六盘水、莱芜4个行政区域和大唐国际、华能、华电、国电四大电力集团的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这一记杀手锏,名为“区域或者企业集团环评限批”,即对违反环评、“屡教不改”的地方和企业的建设项目,从环评审批环节,全部予以“封杀”。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这是环保总局成立近30年来,第一次启用这把“尚方宝剑”。因此,此番“祭剑”,可谓剑光闪闪、威风凛凛。

  当然,对这一新式武器,人们褒贬不一。很多人叫好,因为只有下狠招才能遏制高污染企业的盲目投资冲动;而一些利益受损企业则大声鸣冤,称“如此‘连坐’,有一刀切之嫌”;更有一些观察家清醒指出,由于环保总局无法直接叫停建设项目,污染企业极有可能把“封杀令”当作“耳边风”。

  近几年“环保风暴”频刮,其直接目标,无疑是打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并杀鸡骇猴以儆效尤。固然,诚如有人所说,环保工作不能仅靠风暴,更在于常规性工作。但我们必须考虑这样一个现实:环保部门一直是个弱势部门,近年之所以迅速闯入公众视野、因媒体的关注而变得逐渐强势,“风暴”实在功不可没。同时,正如潘岳所言,“环保总局掀起‘风暴’的确是因为忍无可忍”:2006年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严重污染事故;去年环保总局停批、缓批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163个,投资额达7700多亿元,其中50%以上是钢铁、火电、石化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12日也强调: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尖锐。

  沉疴必用虎狼药,矫枉难免会过正。对长期罔顾环境和人民的呻吟、只图自己利益增长的企业和地方来说,此次遭封杀,正可谓咎由自取。而且,“一刀切”式的封杀,虽可能殃及无辜,只是所谓“次优选择”,但从环保部门目前可以利用的政策来说,已属于“最优”。从2005年重点查处电力行业的第一次“环保风暴”,到2006年重点查处化工行业的第二次“环保风暴”,再到几天前掀起的以“区域限批”为着眼点的第三次“环保风暴”,环保力量的一次次爆发和发挥实效,让人乐观。

  “环保风暴”频刮,其终极目标,则是民生。查处污染企业也好、区域限批也好,都并非为了治污而治污,而是为了呵护公众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当前,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全国近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后,国家环保总局调查发现:2万多家石化企业基本在江河边和人口稠密的饮用水源地;更为严重的是,45%的化工企业存在严重环境风险隐患。去年甘肃“血铅事件”,就是企业利润、地方GDP政绩与民生不对等博弈的一个典型恶果。近期,《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公布,86%的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81%的人饮水思“危”,73%的人忍“气”吞“声”……环保,已然成为关系民生、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正因如此,2007年环保指标将被正式列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环保风暴”已起,终将剑指重污染企业,呵护民生。它能否摧枯拉朽、激浊扬清,还公众一个青山绿水,我们心存希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