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芯片巨头获利衰退

2007-02-07 00:00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个亏损额度出乎意料,一个利润大幅下滑,AMD、英特尔的第四季财报注解了2006年双方交战的惨烈程度。 

  2006年,英特尔和AMD围绕计算机内核控制权的战役尤为激烈,最后的战局如何呢?答案是两败俱伤。1月24日,AMD发布了2006年第四季度财报,尽管此前该公司已经发出财务预警,但是亏损额度还是出乎业界意料。报告显示,由于收购图形芯片商ATI产生的巨额支出以及处理器价格持续下滑,AMD 在该季度净亏损5.74亿美元,平均每股亏损1.08美元。AMD总裁暨营运长Dirk Meyer对该季财报表示不满意,并提出未来应该更进步。 

  英特尔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此前英特尔公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的报告,公司销售额为97亿美元,超出了此前分析师94.4亿美元的平均预期目标,不过,公司利润却比一年前下滑了39%。 

  分析师们普遍认为,两家企业利润下滑的原因,在于2006年双方进行的残酷价格战。2006年5月,随着英特尔取消了OEM供货补贴价策略,该公司发动了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价格战,原因在于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AMD已经给英特尔制造了太多麻烦。AMD被迫应战。 

  竞争的结果是,双方未能决出雌雄。2006年,AMD处理器出货量有了很大进步,和上一年度相比,台式电脑处理器出货量增长了135%,移动处理器也有78%的增长,但在服务器领域,它受到了英特尔的强力狙击。而英特尔尽管在市场份额上有所损失,不过凭借处理器新架构的上市和凌厉的价格战攻势,该公司也对AMD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创。这种情形有些像真实战场上的交锋:AMD获得了大片领地,但人员伤亡高于对手。 

  双方的恶战还将继续升级。首先是技术竞赛,在英特尔马不停蹄地发布了酷睿2新架构和四核处理器之后,这位技术狂人终于找回了自信—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英特尔都被AMD的“64位+双核”技术压得喘不过气来。英特尔的攻势迫使AMD竭尽全力进行反击,2007年年中,代号为“Bracelona”的AMD四核芯片也将问世,AMD表示,预计Barcelona的性能将超过英特尔四核芯片40%。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凸现。在OEM伙伴方面,AMD连续争取到了方正、七喜、TCL等本地大型客户,这保证了未来出货量继续保持增长,英特尔则从组织架构上进行了调整,2006年年底,其中国区从亚太区独立出来,单独向美国总部汇报,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表示,这样做有利于对市场做出“更快速的反应”。他的目标当然是AMD。 

  眼下的形势对于AMD来说更为艰险。一方面,AMD的资金实力远远不如竞争对手雄厚,经不起大量消耗,另一方面,AMD的技术革新速度已经落在英特尔后面,从四核处理器的发布可见一斑:英特尔的四核处理器早在2006年11月就宣告问世,尽管AMD抨击对方的四核其实是将两个双核处理器拼装的产物,但AMD的纯粹四核产品要到2007年年中才能量产上市,这就给了英特尔扩大战果的机会。按照英特尔的计划,在产品发布后的三个月内,其生产线将向市场源源不断地供应100万片四核芯片。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要想从一个复苏过来并且加强戒备的对手身上寻找漏洞,其难度要大大超过以往,这便是AMD不得不面对的新一轮战役。这位挑战者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依旧对英特尔保持原有的压力吗?AMD董事长兼CEO鲁毅智透露了他的计划,AMD将专注于控制成本、研发处理器最新设计和更先进的生产制程提升,以对抗英特尔的竞争攻势。鲁毅智的药方非常对症,至于能否奏效,接下来就要看AMD的执行速度与力度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