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芯片如何赶赴3G盛筵

2007-03-13 09:57来源:《新经济导刊》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希望在3G时代有所作为的芯片公司的惟一出路就是创新——从技术创新到应用模式创新,利用“蓝脑”,实现竞争最小化,才能走出一条通畅的道路来

  3G终于只剩一步之遥,盛筵将开,已经板凳坐冷的各路英豪重新燃起热情,抢占席位;而原本稳坐未动或一直伺机发展的产业链条上的大小企业,更是加紧了步伐。面对此,在2006年铅华尽洗的中国芯片行业正蓄势待发,希望借助3G劲风,快速走向世界舞台。

  现在,中国芯片行业可以说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先后涌现出中芯国际、中星微电子这样的佼佼者。

  尤其像中星微电子这样的创新型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军位置,希望在3G盛筵分得杯羹的芯片公司值得参照一番。

  事实上,中星微电子和中芯国际的成功,为中国芯片业开拓了两条不同的成功路线,而3G将能够为类似于中星微这样的公司提供更多的机会。

  据大唐移动预测,假设TD-SCDMA牌照比其他3G牌照提前半年至1年时间发放,并且最终形成TD-SCDMA、CDMA2000与WCDMA各一张的竞争格局,那么在TD-SCDMA牌照发放第一年就会为TD-SCDMA产业链内的设备、软件、终端企业带来860.37亿元的收入,而前三年总共带来的收入更是高达2056.57亿元。

  当然,在这庞大的数据中,留给芯片业的到底是多少,还不能准确预测,而且产业链上的芯片业主体可能还是通信设备与终端的应用,但这些领域已经被传统的强者占据,它们积累的技术、资金,行业知名度等都已经为后来者设下了很高的门槛。因此,希望在3G时代有所作为的芯片公司的惟一出路就是创新——从技术创新到应用模式创新,利用“蓝脑”,实现竞争最小化,才能走出一条通畅的道路来。

  “莫以利小而不为。”通信行业内的芯片企业动辄几亿、十几亿,甚至上百亿的基础投入,实现高投入、高回报,但作为新兴公司而言,显然是不可为的。创造利润依靠的是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尤其是芯片领域,核心技术是最为关键的门槛之一,是最有效和最常用的竞争手段。

  因此,找准产业的突破口,努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比如中星微电子从开始就没有重复过去发展高技术项目时对国外技术的“跟踪”,而是通过实现自主创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多媒体领域有七大核心技术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申请了800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跻身并领先于国际同行企业。

  另外,全球化一直就是芯片业自身的特点,因此,中国芯片业必须在全球市场平台上,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目前,已有中芯国际、中星微电子在美国上市,在3G即将到来之际,业内进一步预测,首先实现上市融资的又将是芯片企业。

  可见,3G无疑为芯片业的发展创造了最好的机会。但是,只有基于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通过全球化合作将自己融入整个产业链,同时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推向整个行业,才能占领市场,真正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