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大唐集团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2007-10-19 11:27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大唐集团节能大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27日,大唐桂冠合山发电公司120米高的烟囱爆破拆除,运行多年的4号~7号装机容量共计36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正式关停。合山发电公司成为目前国内单一火电企业关停容量最大的电厂。

    9月30日,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公司1号60万千瓦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移交生产,标志着大唐集团发电装机规模突破6000万千瓦。同时,大唐集团60万千瓦级节能环保型机组达到33台,位居国内同类型企业之首。

  9月27日,大唐桂冠合山发电公司运行多年的4号至7号装机容量共计36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正式关停。合山发电公司成为目前国内单一火电企业关停容量最大的电厂。截至9月底,大唐集团今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82.1万千瓦,位居国内同类型企业之首。

  这“两个第一”充分体现了大唐集团以节能减排促发展、争当节能减排先锋的努力。

  组建近五年来,大唐集团在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作贡献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实现电力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贯穿到发展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结构调整促消耗指标大幅度下降。为了切实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大唐集团把优化电源和机组结构作为发展的重点和节能减排的基础,在快速发展中实现了结构的明显优化,促进了供电煤耗的大幅度下降。截至今年9月底,大唐集团累计完成供电煤耗345.05克/千瓦时,同比降低了8.48克/千瓦时,比组建时降低了26.13克/千瓦时。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06年底,大唐集团水电装机规模达到455.5万千瓦,比组建时增加了184.3万千瓦。风电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投产34.85万千瓦。目前,还有一大批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及核电机组正在积极建设和规划中。在役风电、水电机组与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00多万吨,折合原煤1200多万吨。

  节能环保型燃煤机组比重大幅度提高。截至今年9月底,大唐集团装机容量达到6006.45万千瓦,比组建时增加了3621.7万千瓦。其中,60万千瓦级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节能环保型机组达到33台,对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上半年,大唐集团供电煤耗下降10.07克/千瓦时,其中新机直接拉动下降3.34克/千瓦时。

  积极开展“上大压小”工作,实现了电力产业升级。目前,大唐集团已关停小火电机组47台182.1万千瓦,占全国已关停小火电机组总容量的20.2%。据测算,这些机组关停后,同等电量由大机组代发,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136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00万吨。小机组的关停促进了大唐集团火电机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加快环保设施建设。2006年,大唐集团与国家环保总局签订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为履行承诺,大唐集团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实施在役机组的环保改造,大力推广应用脱硫、脱硝、除尘和废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和新工艺、新技术,促进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大唐集团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接近15%,并建成了全国第一台大型炉内喷钙脱硫机组、第一台大型国产技术脱硫机组、第一台国产化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降低了单位发电量的废渣、废气、废水的排放率。

  2006年新投产机组全部配套建设了脱硫设施。四年来,大唐集团累计投资达60亿元用于脱硫、脱硝改造。“十一五”期间,还将投入122.8亿元用于脱硫、脱硝设施建设,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截至2007年9月底,大唐集团共有3235万千瓦装机容量配备有脱硫设施。

  2007年上半年与2006年底相比,单位发电量烟尘、废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下降24%、18%、21%、10%。

  大力加强节能管理,对节能减排提出更严要求。今年以来,大唐集团把节能减排作为“节约年”重点工作,先后组织制定了《2007年节能减排计划》和《创建“两型”企业管理办法》及指标体系,搭建了“两型”企业管理信息平台。为全面贯彻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今年5月9日,大唐集团召开了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对全系统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调整了领导机构,调整和细化了“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同时,大唐集团高度重视节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及时将发电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应用到电站设计、建设、调试、生产及管理之中。并重点开展了30万千瓦级和60万千瓦级机组的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了以热效率为核心的指标对标管理,并将脱硫设备的管理纳入可靠性管理体系,实现了脱硫效率实时在线监测。(伍鲲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