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内蒙古电力:新体制的多赢效应

2007-10-26 11:18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内蒙古电力电力内蒙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20世纪80年代起,快速崛起的市场经济让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能源供应有些力不从心,电力供需矛盾尤为凸显。拉闸限电从华东开始,很快波及华中、华北直至全国。

  除“东林西铁、南粮北牧”外,“遍地是煤”的内蒙古能否走出“抱着金碗讨饭吃”的怪圈?市场经济的机遇又一次眷顾资源大区内蒙古。

  我们能否抓住机遇?我们怎样抓住机遇?

  资源转换:煤从空中走从

  理论上讲,发电很简单——煤+水+设备=电。对于内蒙古来说,还缺少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资金。长期以来,正是因为它的匮乏,那个理论上的公式在内蒙古只能是偶尔走入实践,拥有资源禀赋的内蒙古自身还常常站在拉闸限电者的行列。

  从观念上讲,电力企业是国有企业,建电厂靠国家投资,职工工资国家给发。国家若没有在内蒙古建设电厂的计划,就只能“等、靠、要”。

  在市场经济的风云变幻中,一度深陷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而吃尽“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苦头的内蒙古人,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等、靠、要”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必须顺应而且融入市场经济大潮,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让“金碗”流金淌银,物有所值。

  观念一新,天宽地阔。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性决策在内蒙古产生了——资源转换,即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这个决策的执行中,内蒙古电力人很快找到了突破口——1991年,自治区电管局率先提出变输煤为输电的能源转换措施。紧接着1992年,在自治区党委五届六次全委会议决议里,出现了一个新提法:“煤从空中走”。同年的4月13日,内蒙古历史上第一家电力股份制企业——海勃湾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参与股份的成员有:自治区电管局、乌海市、设备制造厂家、电力企业职工。与此同时,海电60万千瓦机组分两期开工建设……

  时至今日,拉闸限电的地区已经屈指可数,“煤转电大战”也渐渐烟消云散。回望全区第一家电力股份制企业,也不过是万绿丛中的一簇绿茵。但在此时此地,它却打破了内蒙古人的一个理念——“国家不给钱的事,我们只能等”;开创了内蒙古的一个先河——股份制办电,把“煤+水+设备=电”的理论公式变成为现实。更为关键的是,它还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到2000年,东起呼伦贝尔市,西至乌海市,内蒙古全面实现了电厂建设的股份制。从2001年到2005年,内蒙古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超过2000年以前全区电力装机容量的总和;

  ——从2003年开始,华能集团、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华电集团、大唐集团等大公司大项目纷至沓来,加之已有10多年合作办电历史的京能集团等,内蒙古能源战略发展实现了多维多赢的格局。到2006年,仅大唐托克托发电厂就发电202.2亿千瓦时,为内蒙古上缴税金累计达到20多亿元;

  ——这一股投资力还进一步引来了开发蕴藏在我区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风能的热潮。到2006年11月15日,随着大唐赤峰赛罕坝风电场四期工程首批风电机组并网发电,该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17万千瓦。2007年9月24日,全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在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草原建成……

  厂网分家:“1+1>2”

  任何事物的发展似乎都离不开这样的循环:解决旧问题——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再生新问题……螺旋上升,无穷无尽。

  2002年12月20日,呼和浩特地区遇到了罕见的特大暴雪,气温骤降到零下25摄氏度。积雪结成的冰块沉重地压在了本已严重老化、十分孱弱的输电导线上。险情发生了:昭君中心变电站110千伏14条出线全部失电!气温持续下降,停电面积不断扩大,到25日21时16分,呼和浩特供电局110千伏市区中心变电站同杆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对外停电!

  元旦将至,这就是电力人送给市民的新年“礼物”?不,这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发电、轻输电给我们的报复。当时的一张发电、输电、配电投资比例对比表,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发达国家的此项比例为1:0.45:0.7;我国“八五”期间的此项比例为1:0.23:0.20;自治区管理电网“八五”期间的此项比例为1:0.14:0.02。

  “有什么办法?都是旧体制种下的祸根”——电力人一脸无奈。

  体制是人建立的,反过来它也会桎梏人的手脚。不管是谁建立的,束手束脚的体制就应该打破。

  仿佛心有灵犀。就在呼和浩特电网“惹祸”的第9天——2002年12月29日,从北京传来这样一条消息:中国电力新组建的11家公司正式成立,实现了厂网分开。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兄弟分家”,它意味着从今以后“弟弟”也可以像“哥哥”那样有权采取诸如资产重组、注入资本、融资参股等多种方法给电网“输血”。用一句官样的话说,这就叫引入竞争机制。道理很简单,两个积极性的算式是“1+1>2”。

  2004年1月6日,内蒙古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专司电源建设的内蒙古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专司电网建设的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实现了厂网分开。至此,失衡已久的内蒙古发电、输电、配电投资比例的天秤终于实现了平衡,内蒙古电力人蓄积已久的巨大能量终于得以喷发——

  2004年,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投入电网建设的资金高达78亿元,是新中国成立55年来地区电网建设投资的总和;从2004年8月开始,平均每5天就有一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达标,5个月里,共有48项新建扩建工程投产。

  2005年9日26日11时45分——一个值得载入内蒙古电业发展史册的时刻:蒙东蒙西两股电流在兴安盟突泉变电站合二为一。至此,西起额济纳、东至满洲里、全长3700余千米的内蒙古东西电网连为一体,实现了内蒙古自有电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电网。

  到2006年年底盘点,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管理运营的500千伏变电站增加到10座,比2003年增加9座;220千伏变电站增加到81座,比2003增加47座;公司售电量增幅连续3年保持国家电网系统第一,“三年再造”的电网建设目标圆满实现!

  再看新组建的北方联合电力公司——2004年新投产装机110万千瓦;2005年新增发电机装机146.1千瓦,刷新了年度投产纪录。总装机接近800万千瓦,同比增长23.5%;到2006年年底盘点,当年新增装机容量突破4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由组建时的530万千瓦增加到1165.378万千瓦。同时,实现了60万千瓦大型机组发电的零的突破!

  “1+1>2”——内蒙古电力人用铮铮事实证明了这一公式的可能与合理。

  1903年,有一位俄国商人在满洲里建立了内蒙古的第一座电厂。时隔100多年后的今天,如果那位俄商九泉有知也决然不会想到,在新中国正北方这片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已经是电厂、电站灿若繁星,遍布草原;座座铁塔刚健挺拔、耸入云端,牵起条条银线,点燃万家灯火。

  今夜,内蒙古“星光”灿烂。明天,内蒙古的“星光”会更加灿烂!(作者 白喜辉 仝晨章 郭铁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内蒙古电力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内蒙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