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多项措施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2007-12-12 17:21来源:新浪网关键词:三峡库区三峡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三峡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情况良好,多级环境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三峡水生和陆生珍稀动物、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地质环境未见异常。 

  多项措施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也是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工程,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在发布会上指出,工程蓄水后防洪作用大大发挥,生态效益日益显现,尤其是通过控制洪水流量、减少洞庭湖淤积和枯水期增加下泄流量,对改善长江中游河道及航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据了解,自工程开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2001年出台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提出,从2001年起到2010年,国家共安排392.2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场建设,以及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和船舶污染治理等。目前,三峡库区城镇已建成58座污水处理厂和41个垃圾处理场。为减轻三峡库区承载空间的生态环境压力,先后外迁移民19万多人,关停搬迁企业1500多家,有效减轻了库区人地矛盾和工业污染。汪啸风在发布会上介绍说,三峡工程26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后,与燃煤火力发电相比,每年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

  在三峡建设中,有关部门还建立并完善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对三峡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监测内容涵盖了水文水质、污染源、局地气候、农业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

  此外,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建设和卫生等相关部门和行业根据职责分工,也都在积极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确定科学规划、综合治理、试点示范三个工作重点

  汪啸风表示,今后将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重点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规划,加大措施力度。根据生态环境现代化近、中、远期目标及工作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与措施保障,抓紧编制《三峡水库可持续综合利用规划》和《三峡水库水域功能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把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政策引导,进行综合治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各项规划的实施,将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教育手段等综合措施加以落实。包括已明确的发电收益增值税返还政策、污水处理厂收费“以补促提”政策、产业开发扶持政策,以及各部门对库区的投资倾斜等政策。同时,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抓好库区节能减排,严格控制落后生产力向库区转移。

  三是积极进行试点示范,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要是加强水库支流及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狠抓城集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其达标排放;加强工业污染及流动污染源治理与监督管理,加大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排放管理力度等。

  围绕上述重点任务,国务院三峡办正在着力推进“7+1”专项计划,汪啸风解释说,“7”即是7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试点示范项目,包括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治理、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支流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库岸带生态屏障区建设、农村截污、城镇截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1”是对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进行效能评估专项,为全面实施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探索有效途径,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库区查看更多>三峡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