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了解,五大电力集团下属电厂最终与煤炭企业签订了有质有量的合同,电煤价格平均上涨30-40元/吨,涨幅达到10。
分析师认为,2008年国内煤炭需求将进一步趋紧,煤炭开采成本增加。另外,国际市场原油价格2007年下半年以来居高不下,作为石油的替代品,煤炭价格受此影响也存在小幅上涨,国内2008年煤炭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受此影响,火电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要求上调电价的声音愈加强烈。西南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陈毅聪向世华财讯表示,上调电价不仅要考虑电力企业成本的增加,还需要考虑整个工业企业及居民家庭的承受能力,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等。受国内宏观调控压力增大影响,国内电价上调仍需时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11月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6,创两年来新高。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发电用煤价格上涨和资源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当前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连续4个月上涨,向居民消费价格的传导效应将逐步显现。
煤炭价格作为基础行业,其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发下游行业价格波动,最终会转移到居民消费价格上。有经济业内人士分析,工业品出厂价格是居民消费价格的先导指标,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工业品出厂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两种价格传导作用相互推动形成物价螺旋上升,即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成全面物价上涨的风险正在累积。
分析师认为,目前五大电力集团纷纷上马大量高效机组,自身节能降耗能力大大提高,企业盈利状况对煤价上涨的敏感性实际上已经降低。而国泰君安分析师姚伟表示,由于目前火电发电企业利润水平已经很薄,且经营成本已经趋于刚性化,要想改变发电企业利润降低的状况,只能看国家2008年会不会提高上网电价。
对于此次电煤合同价格的上涨,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顾问武承厚分析指出,一方面电煤价格上涨充分体现当前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另一方面,体现国家对资源类产品的定价政策,将有利于像煤炭这样的资源型产品的价格回归其本身价值,也将使得高耗能行业必须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单位能耗,来提高自身的效益。
据统计,截至17日下午5点30分左右,合同签订总量已经达到11.13亿吨,重点合同量已经超过跨省区的煤炭铁路运输总量调控目标,达到8.88亿吨,其中电煤合同量已达6.28亿吨,同样超过了运输总量调控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