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城网改造为平遥古城走向世界添彩

2007-12-25 15:0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城网改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通讯员邱桂芳报道

      平遥,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一个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中国古代艺术宝库的古城,随着七届国际摄影大展的成功举办,平遥走向了一个更高平台,成为山西走向世界的一张历史名片。2007年12月30日,随着大规模城网改造的结束,古城平遥彻底拆去了遍布大街小巷的“蜘蛛网”,是晋中电力人的真诚与奉献,是历时十年的三次城网改造,为古城走向世界增添了一份亮丽的色彩,更为"国家电网品牌"赢得了声声赞。平遥县县长王建忠肯定的说:“感谢电力部门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昔日:挂满“蜘蛛网”

      凡是在平遥古城居住过的人,都不会忘记,曾几何时,古城街上电杆如林,空中线缆如网,与古城风貌形成了一种反差。

      古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的大部分线路都年久失修,铜线与铝线,高压线与低压线,电视信号线还有接户线在古城街巷中无规则的排列与架设着。电杆也几经变迁,先是木电杆、水泥杆、“接腿杆”,后又全部换成了水泥杆,在线路的转角及中段的电杆上还拉上稳定拉线,全城大大小小竖立着19台老式变压器。古城中心的市楼东北角还因高低压线路无法穿越,蹲了一个自制的极不美观的铁塔,高低压线路通过铁塔从居民房顶穿过。全城的用电设备没有任何防火设施,遇到刮风下雨,倒杆短线事故时有发生,停电、短路、烧毁用户设备的情况也常常出现。并不宽阔的马路上,看到的"风景"更多的是那杂乱无章的线路编织成的“蜘蛛网”。

      当地老百姓曾感叹地说:“看着那乱混混的线路,我们实在觉得不安全啊!”

      电网:历经三次改造

      平遥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平遥县政府加大古城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决定恢复古城街道明清时期的风貌,电力设施及线路改造也就成为了一出重头戏。平遥供电支公司全力开辟绿色通道,结合城网改造,投资3500万元,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中,分三次对古城内电力设施及线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

      1997年夏,在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平遥供电支公司根据县政府安排,首先对明清街进行线路缆化改造,400米高低压线路全部下地。 

      2001年,当惠及民众的“民心工程”农网改造全面铺开后,平遥供电支公司又投入资金200万元,对古城内的明清街延伸段、城隍庙街、衙门街等6条主要街道进行了电力线路缆化改造,高低压线路全部下地,改造后的街道还安装了仿古式路灯。同时,对古城内临街古建筑的电气线路进行了阻燃改造处理,所有计量表箱全部隐蔽处安装,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消除了电气线路老化带来的火灾隐患。

      2006年冬,平遥古城街道保护与整治工作全面铺开,排水系统实施雨污分流,动力线、通讯线、照明线、上水管、天然气管等9种管线全部埋入地下,西气东送的天然气管道也要引进古城,古城内街面全部采用青石铺地。山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到平遥调研,经征得政府部门同意负责土建工程后,决定由电力部门投资,将古城内电力线路全部入地,并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随后,平遥供电支公司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当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45天时间,对古城内八个台区49条大街小巷电力线路埋入地下的改造。同年7月,为照亮第六届国际平遥摄影大展,投资500万元启动古城亮化工程,在6.3公里的古城墙下环城一周安装地灯800余盏、外围架设射灯千盏,城墙上72个敌楼等从头到脚全部亮化,古城内主要旅游街道沿街挂上宫灯和纱灯。2007年,又改造和新增十一个台区,完成32条街巷电力线路改造,六条主要街道的四台变压器全部改为箱式。

      如今,古城内87条街巷全部拆掉了架设在空中多年的“蜘蛛网”,徜徉其间,仿佛时光倒流……

      今日:再现明清风貌

      在古城街道保护与整治的历程中,一串串真实的数字,见证了晋中电力服务古城的昨天和今天,一条条街巷都在向世人诉说着古城电力设施的变迁,一盏盏路灯都在展示着电力人对企业的忠诚与对社会的奉献。

      为了保证古城电网部局更加合理,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2002年7月,平遥首座110千伏变电站落成;2005年8月,城关变电站完成大规模改造,2台8000千伏安主变更换为2台16000千伏安主变;2006年,为城区外新架四条10千伏线路20公里,配合县政府曙光路拓宽工程,进行了高压线路1.6公里,低压线路8公里的下地改造;2007年,古陶变电站一台630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为12500千伏安变压器变压器......
为确保工程质量,平遥供电支公司在2006年大规模网改开始后,每周都要召开两次协调会。为确保施工安全,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执行施工规程。为确保工程进度和古城旅游正常用电,各个街道的施工时间基本都是动态确定。这样,施工人员经常要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也已习以为常。遇有政府重大接待,停电施工时间常常要推后,这样,他们还需通宵达旦工作。2007年8月7日,山西省委书记、省长张宝顺到平遥调研,为确保用电,施工时间确定为中午1点开始,因当天任务大,100余名施工人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4点。一年多来,参与工程的五个施工队125人,不论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冬腊月的冬天,谁也记还清多少次餐风宿露,多少回披星戴月,他们为网改的顺利进行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据了解,下一步,古城还要对城外的主要街道中都路、顺城路、柳根路、曙光路的电力线路全部进行入地改造。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古城墙上的射灯、霓虹灯,古街道上的宫灯、纱灯交相辉映,璀璨的灯火映照着2700年历史的龟城,构成了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丽夜景。漫步古城平遥,犹如走进了深深的历史隧道,人们足可领略一幅非同寻常的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文明的完整画卷。
2007年,平遥古城作为全省旅游龙头的地位更加凸现,截止11月,旅游人数达到92万人,门票收入突破7350万元大关,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达到7.2亿元。
          
                                    雨后古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城网改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