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牡丹江二电全力以赴向更高目标冲刺

2007-12-28 15:39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牡丹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讯通讯员姜丽报道截止到2007年12月26日14时33分,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年累计发电量52.064亿千瓦时,提前5天完成华电总公司下达的全年52亿千瓦时发电任务。自12月25日7点11分开始,该厂开机容量达到了102万千瓦,七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目前,该厂连续安全生产周期达1531天,创历史最高记录。

      今年以来,该厂认真贯彻落实华电集团公司及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任务,以完成集团公司确定的“十一五”时期的“8467”奋斗目标为责任,将生产任务目标层层分解,传递压力。面对繁重的发电生产经营任务,该厂年初制定了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保证措施,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落实岗位职责,优化机组,加强设备健康管理,深入开展节能评价、查隐消缺、创“精品工程”等活动,使设备在最经济、最安全、最稳定工况下运行,确保证机组满发、多发。各单位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深化精细管理,努力提升企业经营水平,提高经营绩效。同时,利用厂内媒体,广泛宣传每周每月生产指标完成情况,使全体职工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尤其是进入12月份以来,该厂干部职工戮力同心,克服了发电形势严峻、电煤价格不断飙升、经营成本不断增加等困难,对内加强运行维护和提高检修质量,对外积极与省调度中心沟通、协调,发电量不断创出新高,为顺利完成全年发供电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建立健全了“三维”安全管理奖惩体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督,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出台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先后开展各种安全知识竞赛、无违章车间创建等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完善管理体制。

      二是加强设备维护消缺工作,强化生产管理。对设备缺陷及时分析、诊断,消除,设备消缺闭环管理,确保机组健康;强化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的重要性,提高全员应急反应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严防突发性事故;深入开展“对比营运量化指标,全面实施营运改善”工作,提高各项经济指标营运水平;强化检修管理,确定检修安全目标、经济目标和工期目标;实行“检修文件包”程序标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检修过程中不符合的发生;运行人员与检修公司通力合作,密切联系,成功地处理了2205甲刀闸A相触头引线夹过热、#3发电机出口103甲刀闸支持瓷瓶断裂等比较大的缺陷,圆满地完成了#2、#5号机组大修的任务。

      三是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做好抢发电量工作。细化电量目标管理,实施电量完成倒逼法把电量指标分解到具体机组、岗位;积极主动沟通与网调的和谐关系,抓住有利机遇;加强运行管理,优化运行方式,提高机组的顶峰出力和低负荷运行能力,确保设备始终在良好工况下运行;加强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和密切配合,提前分析机组运行规律,掌握机组运行状态;抓好绩效考核工作,实施电量与奖金挂钩的奖励机制,全方位地调动了职工发电生产的积极性;强化指标管理,通过开展设备整治、对标查找、成立攻关小组等多项活动,在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燃油耗量、真空度等重要指标上寻找突破口,为抢发电量提供有利设备保证;完善软件管理,修订一系列发电、超发电节水、节油等指标考核细则,并出台完善值际竞赛、安全运行经济能手竞赛、小指标竞赛办法,使抢发电量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四是加强和规范燃料管理,确保煤炭供应。积极与铁路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提高铁路路段利用率;加强统配煤协调管理,采用灵活的工作方式积极与沈阳煤业集团沟通,争取较大煤量;增加国矿煤源,控制地煤量,采取效能监察,强化燃煤管理,提高煤质。使燃煤采购、运输、质检、存储全过程始终处于受监控状态。

       目前,该厂全体干部职工,戮力同心,在52.064亿千瓦时电量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向53亿千瓦时的更高目标冲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牡丹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