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重庆江北供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电力

2008-01-04 14:32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力科学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重庆江北供电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凯

      在党的十七大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此次会上的最强音,并作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执政理念,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谐,就是协调、和顺、融洽。在新的时期,时代更赋予了它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做到政通人和、协调发展,已成为我们大家共同面对和认真思索的新课题。

      和谐社会不是空中楼阁,是由一个个小的和谐元素汇聚起来的,没有小和谐,大和谐就无从谈起。作为电力企业,不仅是国家社会的细胞,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和谐电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电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全面小康,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电力呢?笔者认为,和谐电力应该是安全可靠的电力;应该是服务优质的电力;是以人为本的电力;是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电力。

      构建和谐电力,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安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供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地方经济发展之魂,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制度体系。用好,用活现有的制度、规范、标准。实现安全生产,制度是保证。要以现有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程序和作业规范,实现标准化作业。

      其次,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有好制度,执行不到位,等于无制度。加强执行力,建立和落实监督管理体系是关键。

      第三,做好安全风险的防范工作。建立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制定预控方案,落实人员责任。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在控。

      第四、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根据职工生产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技能、技术培训,杜绝习惯性违章。

      构建和谐电力,必须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电力是维系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之一,其自然的、法定的垄断地位,使电力企业多年来享受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待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服务对象对电力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改革,强化服务,牢固树立“以发展为主线,优质服务为宗旨”的管理理念,以崭新的服务面貌,树立起崭新的企业形象,进而去赢得市场,促进发展。坚持以“四个服务”为宗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成为创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加强领导,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优质服务是建立“一强三优”发展目标的要求,又是“三抓一创”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关系着每个电力职工利益的重要工作,必须提高认识,认真组织落实。作为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农电优质服务工作的领导监督责任,负责本单位相关工作的规划、部署和考核监督,并要认真落实执行,提高质量,抓出成效。

      加强管理,确保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国网公司推出“三个十条”及“服务承诺”,为我们实施优质服务指明方向,公司及企业自身也出台了多项优质服务的具体措施,涉及到各个方面。制度再多再好落实不好也是达不到制度的预期目的的,也无法保障做好优质服务工作。要提高落实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要认真学习规章制度,熟知内容;要研究落实规章制度的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要有强烈的责任感、集体主义思想;要不断总结检查落实规章制度的情况;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适时适事建立健全新的规章制度;要加大落实规章制度的考核力度,进行必要的奖惩。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职工个人素质和履行职责能力,为优质服务工作提供根本性的保证,这是做好供电所优质服务必备的基本条件。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举一返三地思考,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杜绝或减少因新问题、新矛盾解决不好产生的不良影响。此外,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各自的实际,实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 

      此外,优质服务必须常态化、深入化、素质化、理念化、职业化,使我们的服务层次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农电企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机制和服务质量实现新的转变和提高,真正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为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构建和谐电力,必须要以人为本 

      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以人为本则是社会转型时期指导思想的转变。企业发展了,人也要发展。同样,只有做到了让企业和职工同步发展,企业自身才能得以协调发展。职工发展了,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实现以人为本,首先创新思路,确立新的人才观。国网公司在发展的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要创建一流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职工队伍。一流的队伍需要一流的人才。什么是人才?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高不等于能力强。什么是电力企业基层需要的实用型的人才?大家确信,杨家虎是人才。因为他爱岗敬业、塌实肯干,是基层电力职工的优秀代表。电力企业因该确立这样的人才观:肯学、肯干,有责任心、有安全意识的职工,就是人才。作为电力企业基层工会,就应该把培养象杨家虎那样的人才作为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首要工作。

      其次,加强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电力基层工作的现状决定了光有文凭不行,还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引进一个大学生化不了多少时间,正真培养一个能胜任电力基层工作的职工需要一两年。在电力基层职工的构成中,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职工占绝大多数,而学历高的较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占多数。基于这样实际情况,基层工会应该统一标准,统一安排加强技能培训。工会应建立职工培训档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职工参加培训,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组织好师徒结队,让技术好、经验丰富的职工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同时,鼓励职工参加其他形式的学习,如参加大学函授学习、计算机培训等。努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有文化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完善用工体制。随着“两改一同价”的进行,电力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曝露出了一些在用工体制的问题。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现行的用工体制,实现合理利益分配,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共同发展。 

      构建和谐电力,必须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一个企业,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和谐环境,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员工稳定、企业和谐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致力于创建和谐企业,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员工的切身利益、社会的根本利益。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治理、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实现员工全面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以提升素质为职工谋求“软福利”,充分激发员工的发展愿望,不断增强员工的创造活力,使不同岗位层次的劳动和价值都得到承认和尊重,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得到最充分的迸发和释放,不断创造利益源泉、推动企业发展。 

      坚持革除企业管理上的各种弊端和羁绊,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员工合理的需要增长,保证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员工,使广大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实现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使企业有更大能力为和谐社会贡献能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查看更多>科学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