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综合正文

中国国电成为科技环保领域响亮品牌

2008-01-17 14:2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脱硫脱硝环保科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蒋学林通讯员简金芝
  2002年冬,原国家计委计基础[2002]2704号文明确:“龙源电力集团、国电电力环境保护研究所与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有关环保产业合并重组,划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这奠定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开展科技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当时,科技环保产业前景虽非十分明朗,但已饱含春之希望。
  从此,中国国电高擎科技环保大旗,兢兢业业耕耘在这片阳光的土地上。五度春秋之后的2007年冬,科技环保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电最具特色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国国电”已成为科技环保领域响亮的品牌。

  高屋建瓴布大局
  若无平台,则无所依托;若无制度,则难以理顺。自成立开始,中国国电就从打造平台、建规立制出发,高屋建瓴地着手为科技环保事业发展谋划大局。
  2003年,是中国国电起步之年,也是中国国电科技环保工作开始发力之年。中国国电高瞻远瞩,在五大发电集团公司中率先成立了科技环保部。2004年12月,为积极应对电力市场竞争,中国国电整合重组所属科技环保资源,高调组建国电科技环保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与科技环保集团明确分工、相互配合,为中国国电科技环保事业展翅翱翔创造了基础平台。

  制度建设方面,中国国电先后制定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办法》、《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暂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加上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信息体系的建设,中国国电已经形成了涵盖水电、火电、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具有国电特色的科技环保体系。

  在中国国电每年的年度工作会议上,科技环保向来是备受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2003年,确立“要建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环保体系”目标;2004年,强调“坚持科技领先,加大科技环保力度”;2005年,要求“以科技创新应用为保障,提升技术进步能力”;2006年,倡导“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增强集团公司系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在当年6月和8月分别召开了科技环保大会和首届新技术交流会;2007年,进一步提出“做大做强电力高科技产业”,并于12月1日召开了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科技环保事业的地位至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了中国国电对干好这一事业的信心、决心和魄力。

  在2007年12月1日召开的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大会上,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周大兵自豪地说:“经过五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由集团本部、各分支机构、近百家发电企业、13家科技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组成的科技工作网络,建立了研发、转化、应用、产业化相结合的‘大科研’运作模式。”此外,中国国电还拥有国内唯一一家电力环保研究机构———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拥有环境风洞和烟气脱硫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等离子点火试验室、全国最大的袋式除尘技术试验室、全国首家烟气脱硝气动模型试验室及湿法脱硫试验室、全国最先进的60万/100万千瓦火电机组控制系统全仿真试验室,国电龙源环保集群已然建立。中国国电自主创新、科技环保事业将以此为依托,走向辉煌。

  兢兢业业结硕果
  有首名叫《步步高》的老歌,真情地唱道: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对于中国国电科技环保事业来说,这一点儿都不假,兢兢业业的付出换来了硕果累累的回报。
  中国国电自组建以来,立足解决制约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科技环保投入,依靠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据了解,中国国电5年累计投入科研资金2.8亿元,获得国家资助4644万元。累计实施科技项目112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8项、“863”项目2项,获得国家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9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和电力科技进步奖8项。以原始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等离子点火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电力科技一等奖,已完成在水泥窑炉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应用领域。以集成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大型火电机组控制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在国电大连庄河电厂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成功应用,已具备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应用示范的能力。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湿法脱硫技术、袋式除尘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完成脱硫国产化课题研究。2007年12月20日,北京龙源冷却技术有限公司建成了

      国电首座国产化空冷岛,标志着中国国电在空冷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中国国电正着手开展地热发电、脱硫脱硝一体化、海水脱硫等“863”课题研究工作。

  通过大力开展科技环保工作,中国国电的技术装备跃上了新台阶,技术进步带来了显著效益。截至2007年11月底,与组建时相比,中国国电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比重提高了32.1个百分点,火电平均单机容量提高了8万千瓦,机组等效可用系数提高了9.45个百分点,供电标准煤耗降低了26克/千瓦时,厂用电率降低了0.63个百分点,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降低了5.86克/千瓦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国电科环集团自2004年成立以来,截至2007年11月底,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利润3.6亿元,年均递增30%。
  在科技创新成果的强力支持下,中国国电通过加强脱硫改造,累计投产脱硫机组94台,总容量达到2753万千瓦;今年总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5台,总计133.7万千瓦,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中国国电还将科技成果广泛推向国内外,助力整个电力行业高效、清洁发展。烟台龙源公司的等离子点火技术应用锅炉超过400台,机组容量突破1.5亿千瓦,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韩国南东集团三千浦电厂56万千瓦火电机组成功应用。以脱硫技术起家的龙源环保公司,已建和在建的脱硫脱硝项目累计达到5482万千瓦,高居国内第一,并承接了香港南丫电厂脱硫工程,实现了脱硫技术走向国际的零的突破,累计实现减排二氧化硫188万吨,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以电站冷却技术起步的龙源冷却公司,其技术已应用于怀安电厂,并承接了大唐国际、京能集团等企业的多个项目。

  任重道远再向前
  早在2006年6月13日举行的中国国电科技环保大会上,中国国电就清楚地认识到:“科技环保工作面临着空前有利的发展形势,只有把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工作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瞻远瞩,真抓实干,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和市场的生存权。”这是中国国电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迈步向前的关键时刻发出的激扬之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因此,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自主创新、环境保护都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主题,成为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义务。同时,这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和舞台。
  2007年10月23日,周大兵在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提到五年的发展经验,其一是:坚持优化结构,探索实践了“做强主体、拓展两翼、规模经营、重在效益”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和“依托资源市场、提升技术容量、优先水电风电、节能环保唯上”的优化结构思路,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促进了增长方式的转变。诚然,在科技环保的道路上,经过五年的长途跋涉,中国国电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然而,今后的路更长。

  2006年6月,中国国电科技环保大会已将“十一五”目标明确:在科技方面,形成一批以绿色环保、等离子无油燃烧、脱硫脱硝、袋式除尘、中水回用、直接空冷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产业,为中国国电发电资产技术进步提供有力保证;国电科技环保集团公司进入全国500强;在环保方面,污染排放整体水平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确保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不高于90.2万吨,比“十五”末减少42.8%,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低于3克/千瓦时;粉尘排放量低于1.2克/千瓦时,比“十五”末降低0.6克/千瓦时;灰渣综合利用率达到70%,废水达标排放率100%。
  对国电人来说,这是压力,但更是动力,激励着国电人奋力前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