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电投:发展正当时 责任永为重

2008-01-18 13:5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中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杨雅洁柳常青汪波
  
     发展正当时,责任永为重。在中电投集团的发展轨迹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从未改变的重心,而且思路愈来愈开阔清晰、行动愈来愈铿锵有力。
  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说过:“中电投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的能源企业,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中电投集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实际行动树立了“责任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回望来路,中电投集团的责任篇章可谓浓墨重彩:在关停小火电的爆破声中唱响节能减排的进行曲;在水电开发的号声里点燃沿岸百姓致富的希望;在科技创新的平台上展示产业报国的壮志;在扶贫济困的捐赠中照亮一张张燃起希望的笑脸……
  
      节能减排勇当先
  
      节能减排是国家向民众作出的郑重承诺,为实现这个承诺,中电投集团义无反顾地一再加重肩头的担子。
  中电投集团计划“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82台,容量共计398.81万千瓦。在2007年年初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工作会上,中电投集团郑重签下目标责任书。“398.81万千瓦”不是简单的数字,压力巨大。但是,中电投集团仍在不断自我加压。几个月后,中电投集团“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数量上调为117台,容量总计677.31万千瓦,远远高于年初制定的关停目标。

  实际上,关停小火电对中电投集团而言,是一个巨大考验。中电投集团负重前行。在电力体制改革资产重组过程中,中电投接收了六家空壳电厂,单机平均容量仅为10.65万千瓦,供电煤耗高达372.49克/千瓦时,运龄超过20年以上的机组占运行容量一半,资产质量差、机组能耗高。
  也就是说,中电投集团近一半的机组面临关停命运。面对这一现实,中电投集团以责任为重,按照“合理布局,调整结构,技术领先,注重环保”要求,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对老、小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或关停,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电投华北分公司娘子关电厂2台10万千瓦机组在这一天爆破拆除,成为山西省关停小火电“第一爆”。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肯定了中电投所体现的“央企带头”作用。

  在全国范围的小火电关停行动中,中电投坚持发挥中央企业的带头作用。2007年,中电投全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43台,容量共计229万千瓦,占责任书目标的57%。烟尘弥漫中,“责任”二字愈见闪亮。
  关停是责任,关停也是机遇。中电投紧紧抓住这一时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争取上马一批符合环保要求、容量大、参数高的机组,提高单机容量,调整布局,从根本上对当前机组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为今后掌握市场竞争格局奠定基础。
  截至2007年年底,中电投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重提高至43.0%,完成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项目182项;全年投入节能减排和科技环保资金19亿元,新开工脱硫改造机组21台共计580万千瓦,完成机组脱硫改造7台共计99万千瓦,脱硫机组总容量为1530万千瓦。通过设备改造和环保投入,全年完成供电煤耗357.57克/千瓦时,为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二氧化硫、烟尘、废水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1万吨、1.6万吨、976万吨。
  
      浪花声中颂和谐
  
      作为五大集团中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家企业,中电投将建设水电清洁能源基地,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开发黄河上游和长江支流沅水两大流域梯级水电站同时,强调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双轨并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现。
  黄河上游是我国水电“富矿”之一。中电投旗下的黄河水电公司目前拥有黄河上游龙羊峡、李家峡等我国水电建设领域闻名遐迩的七座大中型水电站,滔滔河水在这里不断化为滚滚电流。2007年,黄河上游水电公司总计输送电力超过200亿千瓦时,为“西电东送”增添了清洁比重。

  中电投水电开发所发挥的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和缓解下游断流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更加令人瞩目。库容247亿立方米的龙羊峡水电站多年来积极发挥调节性能,为下游黄河不断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黄河上游陆续建成的电站梯级水库相继蓄水,增加了当地的湿地面积;库区条件变化形成的降雨、湿度和风频等“库区效应”,明显改善了库区周边地区的生态气候,更加适宜人居及陆生植物生长。
  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黄河上游,站在中电投任何一座水电站坝顶,俯瞰整个峡谷,绿树环绕,碧水奔流,俊秀风光尽收眼底,成为名副其实的“塞外江南”。

  中电投在沅水流域的开发同样将综合效益放在首位。五凌电力三板溪水电站5台机组相继投产发电,挂治、东坪水电厂进入商业运营,都有力地增强了湖南电网的调峰、调频能力,缓解了当时由于旱情所带来的供电压力,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007年,五凌电力所属各水电厂接连出现近年来最大洪水,形势严峻。为保证下游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确保国家财产和群众财产不受损失,三板溪电站水库先后4次为下游拦洪错峰,减少下游电站弃水量10.306亿立方米,社会效益无法估量。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所肩负的责任远不只是简单意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地处黄河岸边的贵德县自2001年10月拉西瓦水电站开工建设以来,这里的人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来自身边的变化。大批的当地农牧民来到工地务工,一些水泥厂、砂石料厂也陆续上马。贵德县城镇居民的收入从2000年的4600多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9200多元。

  拉西瓦水电站的开发建设,让贵德县财政收入节节攀升,水电开发给贵德人民带来了新的产业、新的理念、新的机遇。贵德经济在拉西瓦水电站这样巨型电站的支撑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中电投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企业对社会所履行的责任。
  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在很多场合都提到,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追求利润、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必须考虑企业的发展与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相一致,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责任企业总牵情
   
      对中电投而言,无论是践行科技兴国的雄心壮志,还是热心公益事业的温暖情怀,都是“责任企业”应该包涵的内容。
  在刚刚结束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电投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令中电投更加坚定了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责任感。

  据了解,中电投还牵头组织实施了多个示范工程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在通辽建设的60万千瓦直接空冷亚临界燃煤机组项目被国家确定为首台直接空冷国产化示范项目。采用空冷技术要比常规火电节约用水75%,此外,与国外技术相比,该项目不仅工程造价减少近1亿元,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国际垄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大型空冷核心设计技术的国家;承担的国家“863”项目《燃煤锅炉超低负荷洁净高效控制与运行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核心成果“高温空气无油点火”实现产业化,“烟气脱硫物料能量平衡系统研究及工程示范”被列为重庆市科委2007年科技攻关项目。

  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突飞猛进、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的同时,中电投还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积极关注民族的未来,为更多的人打开知识的窗口。
  对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蒙古族第二小学的同学们来说,2007年国庆节后的第一缕阳光分外明亮。当天一大早,看到中电投赠送的30台电脑整齐地摆放在教室时,他们不禁欢呼雀跃,争相体验科技的神奇。

  和谐发展的星光四处闪烁。2006年,在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关头,中电投在第一时间慷慨解囊,伸出援手。进入2007年夏季,暴雨在西南、华中、华南地区肆虐,中电投在抗洪自救的同时,积极努力做好安全生产,确保电力供应。从内蒙古草原到东南沿海,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中电投人捐资助学、帮扶济困的爱心都播撒在其间。据了解,中电投自组建以来,不断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仅2007年,就投入6000万元资金用于公益事业。
  责任,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真诚的心意,实实在在的行动。踏上新征程的中电投,将继续用行动诠释“责任”的丰富含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