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8-01-23 18:59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长三角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8月10日,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的江苏分行向江苏省银行同业公会提交《银团贷款合作章程(草案)》的日子。此前的7月21日,六家分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汇聚一处,与同业公会秘书处共同商议,今后对所有商业性贷款、政策性贷款和城市建设项目贷款推行银团贷款方式。这一章程将适用于江苏辖内所有银行,以降低长三角金融圈聚集的金融风险。
在本轮经济快速增长的浪潮中,长三角地区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页。今年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GDP平均增速达到14.3;四大行江苏分行盈利水平均列本行前三位;2004年,农业银行江苏分行再度成为全行新增贷款最多的分行;四大行苏州分行陆续成为各行的直管分行,拥有仅次于省级分行的贷款审批权限……
然而与此同时,风险也在频频爆发。2004年,江苏常州发生铁本事件,数家银行的20亿贷款风险暴露;2005年,阪神事件揭开数家银行的7亿资金风险敞口……对热点行业和大客户的趋之若鹜到过度授信,令不少商业银行折戟。
财富和陷阱,发迹和沦落,同时在长三角这片热土登场。毫无疑问,置身于本轮经济增长的浪尖,长三角经济圈制造了全国最多的财富。但与此同时,财富背后的金融风险同样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
资金聚集长三角
上海、南京、苏州、无锡……15个明星城市围拢在广袤而肥沃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上,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源源不断地吸聚着来自国内乃至全球的资金。
无可辩驳的事实是,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以上海为龙头,江苏、浙江为主体的长三角经济圈成了新的时代宠儿。伴随着全球制造业转化的节拍,江、浙、沪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长三角地区发动了强劲的冲刺。2004年上海市的GDP增速达到13.5,另有一半长三角城市的增速保持在15以上。
此间,作为资金供给的“动脉”,银行业也随之进入黄金般的好时光(行情点评资讯)。一位江苏银监局官员向记者介绍,2002年上半年惜贷、慎贷的紧日子度过之后,多数银行开始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信贷政策:在中西部地区谨慎发展,以防范风险为主,发展业务为辅;在珠三角地区一面发展业务,一面解决上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留下的历史问题;在盈利能力较强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则实行积极进取的战略。在这三个梯次里,长三角地区的分行被赋予了新的机遇。同时,数次剥离让四大行陆续解除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历史包袱,而本身就没有历史沉淀的股份制银行,更在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如鱼得水。
人民银行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04年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超过了60;东部的上海、江苏等地的金融机构资产增长速度超过50,浙江和上海的资产利润率居全国前列;而从存款余额和增量来看,上海、江苏和浙江也分别居于全国第三、四、五位。
事实上,即使在长三角地区,银行在不同地区的策略也各有不同。譬如在江苏,多数银行都将业务重点侧重放在南京、苏州、无锡等经济发达城市,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苏北地区,则采取类似内地的保守或收缩策略。
来自江苏省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仅南京、苏州、无锡三市每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占全省新增贷款余额的比例就超过一半,2003年为71.21,2004年为68.53,2005年上半年各有侧重的策略很快让人们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比如,农行江苏省分行在苏北逐步收缩网点,把业务重点放在了南京、苏州等城市,结果很快变成整个农行系统的盈利大户——2004年盈利达36亿,其中一半来自苏州、南京、无锡三地。
而且,这些银行汇集于少部分明星城市的资金,其实又主要落在少数大企业、大集团身上,如上市公司、城建(基础设施)企业、高等院校等。在这些受宠的企业身上,各家银行为争夺发放更多贷款不惜使出浑身解数。
所有辐射和聚拢的效应演变到最后,形成一个清晰的聚集效应:全国——长三角地区——明星城市——大户企业。
优质客户与热点行业的诱惑
毋庸置疑,聚宝盆效应给长三角地区的银行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在前述明星城市的二级分行每年所获利润甚至高于部分中西部地区一个省的利润,而当地分行的管理层也享受着超人一等的福利待遇。譬如,某国有银行苏州分行的中层干部每月可报销2800元交通补贴,标准远远高于总行的待遇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各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近日,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探索低碳节能服务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认证组织在通设立分支(合作)机构,提供“一站式”涉碳类认证和咨询服务,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域地位愈发重要。2025年,中国炼油一次产能或将突破9.8亿吨/年。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国内炼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浪潮。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引领“炼化一体化”转型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4月,在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5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不断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指明了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2025年度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案例名单》。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效低成本高耐候性N型御风组件”凭借其革命性的极端环境耐受能力、卓越的发电性能以及显著的全生命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重点培育肥东县、芜湖市鸠江区先进光伏,肥西县光储设备及组件,凤台县新能源光伏储能等集群。原文如下: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培优育强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