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投资渠道放宽人才告急

2008-01-31 17:14来源:互联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人保资产管理公司昨日公开“招贤纳士”,涉及外汇投资经理、宏观经济高级研究员、投资与并购高级研究员、市场风险经理等18个高职虚位以待。“看来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今年扩张势头不小。”一家保险同业的高级投资经理这样认为。

上述高级投资经理所在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增兵计划也已摆在案头。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大力开拓包括QDII、第三方资产托管、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企业年金在内的新市场和新业务,几乎涉及的每个岗位都缺人,尤其是债券投资和风险管控方面的人才。”

相比之下,中小保险公司眼下的投资人才储备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一家中小保险公司投资管理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中小保险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较小,加上参与投资的项目相对较少,因此对投资人才的吸引力相对失色。不少中小保险公司的投资部人员至今仍寥寥数人,甚至少数保险新军的投资部仅有一名光杆司令。

一定程度上来说,投资人才储备不足使中小保险公司感到了生存压力。“投资收益不能得到保证,不利于公司的产品销售以及市场份额的提升,长期下去,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将面临一定风险。”上述人士分析认为。因此,相对来说,中小保险公司在投资上的增兵囤将计划更加“火烧眉毛”。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委托投资上率先起跑的中小保险公司生命人寿近期将启动招聘计划,旗下资产管理中心欲在行业投资经理、国际市场研究员、股权项目投资经理和债券分析师四个职位上招揽良将,该公司去年以来在资金运用上的突破能力有望成为吸引人才的一大筹码。

事实上,究其人才告急的原因,一方面是保险投资岗位需求放大,另一方面却是保险公司留不住人。2007年牛市行情令基金、证券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基金经理人、行业研究员成了趋之若鹜的职业。“去年,公司走了不少人,大多数都去了基金和证券公司。相对来说,保险公司给他们提供的操作空间和发展平台比较小。”一家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级投资经理如是表述。

另外,业绩激励机制的差距也是保险投资人才流失的另一大主因。上述经理还告诉记者,虽然去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普遍较好,但与基金、证券业相比,仍然小巫见大巫。“高薪之下必有良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部门一把手的收入可能还不及一个基金、券商里行业研究员的薪酬水平。”

在保险投资之轮越转越快的主基调下,对于意欲在保险资金运用上有所突破的保险机构而言,如何避免行业通病“人才流失”的困扰,将成为其2008年的一大考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