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泉州电业抗冰抢修总动员

2008-02-03 15:0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泉州电业局:抗冰抢修总动员真情涌动大后方

  本网讯通讯员陈珍妮报道2月1日晚,泉州电业局的廖艺红一个人揣着三张电影票来到省公司新春慰问电影招待会现场。照理说,这三张电影票本应是一家三口一同前往,是什么原因使廖艺红只身前往呢?

  “上周就说好全家一起来看电影的,可爱人和儿子31号突然接到抢修任务。”原来,廖艺红儿子付翔(宝洲电建公司)31号上午作为第一组支援南平电网抢修的突击队员出发到南平救援,儿子走后不久,廖艺红的丈夫付清泉(检修部)也接到任务,前往安溪感德抢修。泉州局于30号下午提前通知了抢修计划,当天晚上,廖艺红冒着倾盆大雨,赶往商场购买毛衣、毛裤为儿子和丈夫送行。

  “一个人看电影,虽然有点孤单,但我一点也不难过,我为有这样的丈夫和儿子而自豪。”廖艺红说到,“这几天牵肠挂肚的,常常发短信提醒他们爷俩要注意安全,注意照顾身体,身边的同事也很关心当地气候及一线抢修的情况。”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此话不假。泉州局在此次支援南平电网抢修的突击队中,不乏80后的独生子女,廖艺红作为家属,看到丈夫、儿子要到最艰苦的一线去,没有一丝抱怨,有的只是默默的支持与无限的关爱。

  在此次抢修工作中,真情流露的不仅仅存在于职工家属中,更存在于同事之间。该局新闻中心程志龙和沈宗毅作为战地记者,与抢修队员一同奋战在抢修现场。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金坑乡抢修时,由于受灾停电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根本没有可以上网的地方,两名战地记者为保证新闻的时效性,索性用手写后传真至局新闻中心再转为电子版发稿。“志龙的字迹我认得,从传真上歪歪扭扭的字迹,看得出他的手都冻僵了,还有淋到雨水散开的墨迹,我能想象现场环境的恶劣。”该局新闻中心陈珍妮说到,“这几天新闻中心没去现场的同志也都放弃了休息,就是为了及时接应前线发来的消息,和他们相比,我们一点也不辛苦。”

  自1月31日泉州电业局第一组抢修队抵达南平后,陆续又有多批人员及物资、车辆驰援灾区。“我们需要5部对讲机!”“没问题,已托清濛抢修车顺道送去,12时左右会到。”“越来越冷了,急需军用棉大衣!”“已托今早送电部抢修小组带去,预计18时左右会到”……前线的一切需要,牵动着方每个人的心,泉州局确保信息传递顺畅,只要前线一个电话、一条短信,该局就统筹安排,合理调度,确保物资需求及时供给。“我们这儿所有同事都做好了随时增援的准备,调令一下来,马上出发!”送电部小李指着几天前就打包好放在办公室的行李说到。该局物业公司也及时送到大批的生姜红糖、急救药品、饼干快熟面等应急物资,前往南平灾区慰问抢修人员。

  “这是任务,也是使命。2006年我们成功完成宁德地区抗击台风的抢险任务,证明我们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突击队。这次我们将参加闽北的电网抢修,我们将发扬努力拼搏的团队精神、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协同作战,用热血融化坚冰,全力打好此次抗冰保电战役。”……这是抢修队伍出发前的动员讲话,现在,从职工家属到后方职工,正在用他们的行动实践着亲情关爱与团队精神,而这,正是支援前线抢修的最好的方式,一百名突击队员身后站着成千上万默默关心、支持他们的亲朋、同事,还有什么任务是无法完成的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