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酉阳供电35千伏龙板线抢险纪实

2008-02-04 14:2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35千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涂吉祥通讯员高明

1月19日晚23时许,天下着鹅毛大雪,渝东南酉阳县气温零下6度左右,冰封雪冻,寒气逼人。酉阳供电公司调度值班电话骤然响起,群众报告:位于板溪乡三角村境内海拔约3000多米的安家盖和巴尔盖地段,冻雪和覆冰将35千伏龙板线76号铁塔支架柱压断,高压线断落在雪地里,给附近的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情况十万火急,请赶快派人抢修。

紧急出动

险情就是命令。霎时酉阳至龙潭方向方圆50公里周围的地方一片漆黑,医院告急,多家单位告急,整个酉阳城区人声鼎沸,纷纷致电询问酉阳供电公司停电原因,公司领导得知情况报告后,立即紧急商讨,启动应急预案,随即派出一支由该公司生产技术、安监保卫、线路抢修人员组成的抢险队,顶风冒雪,在黑夜中向事故险情地段出发,打响了抗灾抢修保供电的紧急战斗。

艰难运输

抢险队的全体人员顶着深夜刺骨寒风,在冰封雪冻的公路上,冒着随时有可能车毁人亡的危险,驱车前往板溪乡三角村5组。公路上的积雪和着飘落的雨水,形成冰块将公路冻住,车辆行进中,时而向左侧滑,时而向右摆动,惊得乘车的抢修队员身上冒出阵阵冷汗,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抢险队员们尽快复电的坚定信念。
当抢险队离龙板线76号断线现场还有近3公里时,需要翻越一座海拔3000余米的高山,面对雪冻、陡坡、路滑的情况困难,是放弃抢险,还是继续前进发扬呢?正在大家为此产生困惑之际,抢修班长李华提出分组奋战,轮流暖身,用人工背送抢险配件物资的办法,步行运输物资上山抢险。大家一听都来劲了,于是分头行动,由公司的抢险人员和板溪乡政府派来的工作人员及附近村民群众等80余人,组成了抢险运输队,村民们找来稻草,搓成绳子捆在脚上,帮助运输人员做好防滑工作,风雪夜里,抢险队员肩挑背扛,向事故地点艰难前行。

查看险情

抢险队员顶着风雪,手拉着手,人牵着人,一步一个雪印向海拔3000多米的安家盖前行着。此时雪越下越大,风越吹越猛,吹打在抢险队员的脸上和身上,如同刀割一般。此时天快麻亮了,经过3小时20分的雪夜“行军”,队员们终于登上山顶,到达了山峰顶部的导线断裂事故现场,在知情人员的指引下,借助手电筒的光亮,隐约看见被暴风雪压断的高压电线76号杆导线已坠落山顶,高压电接触在地面岩石上灼烧的痕迹,已被大雪盖住,只有松散的导线斜挂在电杆上。据居住在山上的居民回忆,当晚听到后山不时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煞是吓人,断线将山道全部封堵,威胁着附近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险情清楚后,抢险队员们迅速将情况反馈给公司领导,制定抢险方案,分头准备工作,打响抢险战斗。

快速抢险

抢险方案确定后,天已放亮,现场指挥组立即组织全体参战人员进行抢险修复工作。此时风雪再次袭来,山顶越来越冷,山风混杂着雨雪交织形成浓雾,使能见度不到10米,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抢险队员们没有退缩,坚持在山上干了一整天,衣服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块,象浸泡了面糊的张张“布壳”,抢修队员们的手由于长时间戴着双层手套工作,已经泛白,水米未进,饥饿和疲劳交织着,雨水雪花和汗水侵袭着每位抢险队员,却没有人叫苦叫累提出休息,放弃抢险。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排除险情,修复76号铁塔架柱,接通35千伏高压输电导线,为城乡居民送去度冬电。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向前推进,抢险人员也在雨雪中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有的接导线,有的上铁架,有的加固螺丝,有的负责排除覆冰,抢修一直奋战到1月20日下午17点过。
经过24小时的连续奋战,排除了险情,修复了76号高压铁塔架柱和输电导线,使龙板线恢复了生产、生活供电。此时参加抢险的全体同志已是满身雨雪和泥土,有的被冰块划破了衣服、划伤了手脚和脸部,虽然有些疲惫,但得到送电成功的确消息,一个个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