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132名江西矿工的生死时速

2008-02-04 15:27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江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32名矿工的生死时速

本网讯记者李洪明报道1月27日,当最后10名矿工顺利走出煤矿井口时,连声说:这是供电员工以最短时间恢复供电,才使他们21个煤矿的132名被困井下矿工全部获救。

1月25日,罕见的冻雨连绵地下着,让习惯了暖冬的人们有些措手不及。1月26日凌晨,漆黑的旷野里,江西丰城只有煤矿矿井上亮着白晃晃的灯。春节前夕,这些矿都已停工改扩建,只有少数工人在做着日常维护工作。

零时45分,肆虐的冻雨显露出了它的狰狞。飘荡在寒风中的一条条电线受不了它的摧残,一根根断裂了;耸立在原野中的一根根电线杆,负不起它的重量,轰然倒塌。城镇陷入了黑暗,矿井陷入了黑暗。半个小时后,一份报告送到了丰城市委领导手中,因为断电,全市有132名矿工被困在21个煤矿井底,他们的生命,正被严寒、瓦斯、积水威胁着。

黑夜里,寒风中,各级供电所的电工,乡镇、村里的“土电工”都整装出发。37岁的尚庄供电所电工蔡新华推开了家门,骑上摩托车,风雪像刀子一样刺痛着他的每一处神经。“你是去救命,全市老百姓都在看着你”,领导在电话里的交待还回荡在耳畔,蔡新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冻得发抖的手不时地加大着油门。

刘庄线路多处断裂。它的下面,连接着东神岭煤矿,井下有3名矿工处在黑暗和寒冷中。更可怕的是,因为断电,送风机、抽水机也都停止了工作,井下积聚的瓦斯、地下水随时有可能夺去矿工的生命。

来不及作热身准备,蔡新华便打响了自己的战斗。电线杆此时已是个大冰条,电工用的登高板无法攀附在上面,他只得用工具敲一段冰,再上一段。平时爬到顶只要20多秒,这次,他却艰难地用了五六分钟。系上保险带,“坐”在3米多高的冰电线杆上,蔡新华感到每一个毛孔都暴露在严寒里。

寒风在号叫,雨雪在飞舞。高高的电线杆上,蔡新华成了一个“冰人”,手指已被冻僵,但他抓锤子的手却是那么有力。一下,一下,他敲打着瓷瓶上的冰凌,敲开着被困矿工兄弟的生命之门。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蔡新华和同事们一起排除了线路故障。推闸、送电,电绞车开动起来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被困了10多个小时的矿工缓缓地升到了地面。他们得救了,可以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了。

黑夜里,蔡新华骑着摩托车又赶往另一处战场——马江煤矿。在那里,他在电线杆上呆了7个小时,渴了,抓块线上的冰放在嘴里;饿了,用绳子吊三块油饼上去充饥。他说杆滑难爬,下来吃饭一下一上要耽搁20多分钟,“浪费不起,矿工们在井底下等着救命哩。”

7个小时的苦战,又有3名矿工兄弟平安升井。
有人劝蔡新华:“你回去歇歇吧,连着干了10多个小时,吃不消的。”蔡新华坚定地摇了摇头,他已没有多余的力气说点什么了,骑上摩托车,他默默地奔赴最后一个战场——上峰煤矿。

修复工作在这里遇到很大麻烦。在接通了一处处断头之后,电闸推上却没电可供。此时已是下午5点10分,上峰煤矿的5名矿工已在井下呆了16个多小时。如果再不及时救出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一场大会战打响了。沿途各村的“土电工”来了,村民们闻讯赶来了,他们顶着严寒,踩在泥泞冰冷的稻田里,一段段地用长竿敲碎线路上的冰条。没有人指挥,这支群众大军有条不紊,他们只有一个想法:救矿工的命要紧。
晚上7点多,抢修队伍投入了最后的决战。但此时,天色已暗,蔡新华们携带的矿灯没电了。急切的人们向公路上过往的车辆求助,一辆、两辆、三辆……16辆车子停下来了,他们调转车头,打开大灯,抢修现场被照得亮如白昼。

晚上8点40分,线路抢修成功。“来电了”,矿井上焦急等待的人们兴奋地叫着、跳着。隆隆的绞车声是此刻最美的音符,亲人们上来了,兄弟们平安了!而更为振奋的消息是:在丰城各个方面的通力协作下,被困于21个煤矿里的132名矿工全部获救。
夜色里,蔡新华却悄然撤离了。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他已筋疲力尽,在同事来接他的摇晃的面包车上,他睡着了,是那么的香,那么的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